从我们对吉林省四所不同层次高校大学生三轮、近五千人次非制式随机抽样问卷调查的结果看,目前大学生对自己在学习、生活、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关注的程度,远远超过对自己与社会要求差距问题的关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同学都回答了自己在学习、生活、发展中的问题;只有百分之五十左右的同学给出了自己与社会要求的
大学生何以关注自我发展和能力而忽略自我的品行?
其一,对能力本位社会现实的错误认知。改革开放使中国进入了以发展为取向和以能力为本位的市场经济社会。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最根本的是要靠能力。然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发展和能力,是一个综合的指数,发展和能力的内容包括品行的发展和品行能力,品行发展和品行能力是健康发展的保证,市场经济发展进入健康轨道的事实证明了这一点。然而,人们看到的只是能力和发展本身,而忽略发展和能力对品行的要求。导致这种错误认知的原因是:一方面,市场经济发展初期的无序状态,使能力扭曲地展现而缺少对品行的约束;另一方面,社会转型后人们的注意视点由于以往对发展和能力的忽略,导致只关注能力的价值而忽略品行的意义。不能否认,在社会现实中道德调解机制作用的弱化,也是人们忽略品德品行的一个原因。
其二,教育畸形发展造成价值取向的偏差。考试,既是目前分配教育资源和选拔人才的有效形式,也是实现教育公平的现实方式。凭考试成绩享受和占有教育资源,这是客观现实。现实中的各种升学考试,很自然地把考试成绩看成是一种能力的反映,是决定命运的真本事。单向度地追求考试成绩追求能力的发展,而忽略发展和能力中的品德品行;这种现实加上社会生活中能力本位的实际,也自然使学生们把自己的发展和能力看成是决定自我命运的关键。
其三,主体性增强和自我意识的不完全发展。主体性是指人作为认识、实践和价值主体所具有的能动性、创造性、自主性、自
为性等特性。主体性的实现既是人类发展的目标,也是人类自身发展程度的标志。自我意识是人的主体性发展的内容,也是主体性发展的表现。思想解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使人的主体性得到增强,自我意识得到发展。人们更加自觉地发挥主体的能动性、创造性、自主性和自为性,关注自我的发展和能力就是主体性和自我意识增强和发展的表现。然而,忽略自我品德品行发展,却是主体性和自我意识不完全发展的表现。因为,完全发展的主体性和自我意识,是对自我能力发展和自我品行发展认知的统一。相对于以往的主体性和自我意识不发展来说,目前的发展是一种进步和历史的必然,但相对于人的主体性和自我意识的目标来说,又是不完全的发展。
针对上述情况,解决大学生们认识上的偏颇,首先,要引导学生客观认识能力和品行在发展中的统一性,人的发展是能力发展和品行发展的统一,能力发展是人发展的基本标志,也是人解决自己与世界关系的必须。人的品德发展是人解决自我和他人之间关系的必须,它也是人发展的基本标志之一。没有品德发展的单纯能力的发展是畸形发展。其次,让学生从社会生活经验中体悟能力和品德品行统一发展的意义。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和人与人之间竞争的事实,无疑使能力水平的发展在生存发展中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所谓发展是硬道理,说的主要就是人的能力水平的发展。然而,人不是经济动物,人之为人还有他特殊的规定性,品德品行就是如此。
经验证明,无论是一个社会,还是一个独立的个人,如果只有能力水平的发展而没有品德品行的发展,这个社会就没法维系,作为个人也不会被社会认可进而有成功的人生。最后,在学生生活的实践中强化品德品行的权重。要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造成一种既重能力水平又重品德品行的舆论氛围。要通过宣传、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充分认识品德品行对人的素质,对人的发展和事业成功的意义。需要强调的是,学生关注自我发展并没有过错,需要矫正的是,在关注自我发展的同时,不能忽略品德品行的发展,要把品德品行的发展摆在与能力水平同样重要的位置上。这既是人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社会现实的期望,更是和谐社会发展和自我健康发展的保证。(作者单位:北华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