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时代文艺需要怎样的美

2005-07-01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编者按

最近,对文学“粗鄙化”的抨击在媒体和文坛掀起波澜,也引发了人们对文艺之美的深层思考。那么,时代文艺需要怎样的美 这是一个文学命题,一个美学命题,一个文化命题,而在或抨击“粗鄙化”、或青睐“原

生态”、或关注“美的日常生活化”的当今文艺界,它更是一个时代命题。我们在此约请金元浦、曹文轩、董晓玉三位教授,就此话题各抒己见,以飨读者。

审美泛化与审美空洞

金元浦

经过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我国文艺学范式由社会历史批评等外部批评向文学本体的转变,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审美性和文学性作为文学艺术的本质特征,已成为我国文艺学界的共识。但是,进入新世纪,世界文学艺术与美学理论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一时间,文化的转向、视觉图象的转向、美学的转向、后现代转向纷至沓来。处在这种全球化背景下的我国文艺学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中一个突出的变化就是审美的日常生活化与日常生活的审美化。正如国际美学学会前主席阿莱斯・艾尔雅维茨所说 “审美泛化(aestheticization)无处不在”。

审美泛化,或曰审美的日常生活化是说在当今社会中,原先被认为是美的集中体现的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经典的 古典的 艺术门类,特别是以高雅艺术的形态呈现出来的精英艺术已经不再占据文化生活的中心,而一些新兴的泛审美的艺术活动,如动漫、DV、FLASH、网络文学、网上视频、网络游戏、三维设计、DVD、QQ、POP、广告、流行歌曲、电视连续剧、手机视频、手机短信、奥运会开闭幕式、NBA赛间舞蹈,乃至环境设计、社区文化、城市美化、居室装修等则蓬勃兴起;经典艺术也悄悄变换了形态,寻找新的展示方式。世界三大男高音到世界各大洲举办广场音乐会,《阿依达》在数万人的巨大场馆演出,期刊书籍也已适应读图时代变得琳琅满目。艺术不在“深闺”中,就在今日青年的“随身听”中;美不在虚无飘渺间,就在女士婀娜的线条中;诗意不仅在诗文卷帙里,也在楼盘销售的广告间。美被经济操纵着渗透到衣食住行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艺术活动的场所也已经远远逸出与大众的日常生活隔离的高雅艺术场馆,而深入到大众的日常生活空间,如体育场馆与露天舞台。在这些场所中,文化活动、审美活动与商业活动、社交活动浑然一体。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审美的日常生活化与文学性的社会化扩张 首先是当代世界消费社会的基本形态对今天的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作为市场社会的“经济人”,人们不但消费物质产品,更多地是消费广告、消费类像、消费品牌,也消费符号。正是这种消费文化无所不在的漫漶,选择着、创造着新的文化观艺术观。其次是当代世界的媒介革命。从纸媒质的印刷媒介向电子、数字媒质的电视、网络媒介文化的巨大转变,改变了文学与艺术的存在方式。无可否认的是,这种变革,已形塑了一代愿意、能够欣赏这种“美”的眼睛、耳朵和大脑。

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以及审美活动日常生活化深刻地导致了文学艺术以及整个文化领域的生产、传播、消费方式的变化,乃至改变了有关“文学”、“艺术”的定义。有人把这种“泛化”视为艺术的堕落,它毋宁从另一个角度注意到了审美泛化的事实。现实提出了挑战,我们必须给予回答。在我看来,与当下生活的生动联系,是美学“重出江湖”、再度振兴的绝好机会。

但是,美学“重出江湖”又决不是全面拥抱所谓的“日常生活审美化”,这一研究强调的只是从当下社会的总体性、制度性现实出发,来应对现实的提问。而从其批判的、提问的乃至否定的特性出发,它对当代世界在经济与生意操纵下的“悦目的盛宴”,以及盛宴下“审美的空洞”有着高度的警惕,对“审美的缺失”和“审美的不公”提出了严肃的批判。它呼吁 “给审美留一块休耕地吧”,这是当代文化转向的一个基本品格。(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写天地之大美

曹文轩

1969年5月的一天早晨,川端康成悠闲地坐在夏威夷海滨饭店的阳台餐厅里。此时,明媚的阳光正穿过透明的玻璃窗,纯净地照射着在长条桌上整齐地排列着的玻璃杯。他似乎突然发现了什么,心中一阵激动 被晨光照射着的玻璃杯,晶莹而多芒,正宛如钻石般发出多棱的亮光,美极了。

事后,他在夏威夷的那场著名的公开演讲中回忆了那个永不能忘怀的早晨。他对他的听众们说 这是我与美的邂逅;像这样的邂逅,难道不正是文学吗?

那个演讲的题目叫“美的存在与发现”。

文学家的天职,就是磨砺心灵、擦亮双目去发现美,然后用反复斟酌的文学昭示于俗众;千百年来,人类之所以与文学亲如手足,也就正在于它每时每刻都在发现美,从而使生活有了清新之气,有了空灵之趣,有了激活灵魂之精神,并且因这美而获得境界的提升。

美的力量绝不亚于思想的力量。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里面一个最经典的场面就是安德烈公爵躺在战场上,他受了重伤,万念俱灰,祖国、民族以及他的爱情都已经破碎,他觉得活下去已经没什么意义了。这个时候是什么东西使他又获得了生存的勇气 是俄罗斯的天空、森林、草原以及河流。庄子所讲的“天地之大美”使他获得了生的勇气。

一个再深刻的思想都可能变为常识,但美是永恒的。然而,在现在中国的语境里面却有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美”成了一个非常矫情的字眼。现在的中学语文选课文,很难从中国当代作家的作品里选出一些文本,只能从现代作家的作品里选一些文本。为什么 现在的作家很少有适合给中学生看的散文和小说,因为里边都有一些很脏的东西。很多作家把丑和脏混为一谈。西方的文学和艺术一直在写丑,这是没有问题的,丑是它里面很重要的一脉,但是它不写脏。丑和脏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我曾建议一个学生写一篇论文 新时期小说中的厕所意象。以前看过一部电影,其中有一个镜头 一个人追着一个人办事,那个人说,我上一趟厕所,你等我一会。那人进了厕所,于是我们听到了一股水流声。等在外面的这位,等得不耐烦了,也进了厕所,于是我们听到了更为宏大的水流声。我还在电视里看过一个叫《厕所》的舞蹈,就见那些人从这个便桶挪到那一个便桶。用这种方式制造所谓的真实感,中国文艺究竟是怎么了?

不是说文学不能写厕所。加西亚・马尔克斯在《霍乱时期的爱情》中的男主人公在年老时,上厕所解小便总是弄得便桶很脏,她的老伴就时常指责他,他很伤心。他回忆起他年轻时上厕所撒尿的情景――那是一番什么样的情景啊 又稳又准又狠。这里写的是生命流逝、青春不再的伤感。

我们的文学呈现如此景观,与片面追求“深刻”是有关系的。一个未经证明但感觉上仿佛是的观念是 深刻不存在于美的物象之中,深刻只隐藏于丑陋与肮脏的物象之中。这一观念来自现代派的实践与理论,几乎形成了一个公式 丑 脏 等于深刻。

我对现代形态的文学深表好感。是它们看到了古典形态之下的文学的种种限制,甚至是种种浅薄之处。现代派文学决心结束巴尔扎克、狄更斯的时代,自然有极大的合理性与历史必然性。是现代形态的文学,大大地扩展了文学的主题领域,帮助我们获得了更深的思想深度。然而,不得不说,它也在无意间将文学带进了冷漠甚至是冷酷的境地。

所以,现在必须重提这个似乎被文学遗忘的事实 这个世界上,除了思想,还有审美。作为完美的人性,这两者同等重要。(作者为北京大学教授)

点击文学的审美与审丑

董小玉

如何看待当今文学创作中的审美与审丑?这是一个复杂的话题。因为文学作品的丰富性、矛盾性、多元性不是一个“美”与“丑”所能涵盖的。但是,通过对当今文学创作中审美与审丑失衡的观察,还是能洞见当今文学发展中的某种不足,给我们以深入的思考。

在文艺的视阈里,人作为审美主体,是以艺术的方式把握世界,以诗性的方式看待世界的。审美可以让我们弥补现实世界的不足,唤起我们对美好生活、美好事物的追求。如《平凡的世界》、《世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我们仨》等,这些作品给我们带来了无数次的感动与心灵的震颤,也带来了丰富的审美享受。

然而,进入到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审美受到人们的漠视,而审丑却异常活跃。那些建立在感性直观基础上的日常生活被作家当成了把握的对象,生活中丑陋的东西几乎是不加选择地以文学的形式表现了出来――陈晓明称之为“文学叙事的仿真”。看看卫慧的《夜越来越美丽》中的酒吧:“上海有大大小小1000个左右的酒吧……它们像一些缤纷的疱疹密密麻麻地长在城市的躯体上,吸入这座城市北面暗蓝色的迷光,如同一片富含腐殖质的温床一样滋长着浪漫、冷酷、糜烂、戏剧、谎言、病痛和失真的美丽。”看看慕容雪村的网络小说《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中主人公的爱情观:“爱情不过是性冲动的副产品,或者说,这世上本来就没有所谓的爱,欺骗和背叛是题中之义。”“沉沦是无法摆脱的宿命。他、我们、一切人。”

如何看待这些作品?他们的作品表现了当代社会的一个侧影、人性的一个方面,但是,在人性的丰富性、思想的深刻性上还很欠缺,它的审丑也简化成一种浅层次的意义――“揭丑”。在商业利益、功利主义的驱动下,审丑难以激发人们对丑的唾弃,对现实美好生活的渴望以及对现实深入的思考,相反,它激发起的是人对金钱、权力、性、暴力等的欲望,带来的是这些欲望无法满足和过度满足后的失落、空虚与彷徨。文学成了仅仅提供阅读快感、满足欲望的一个文字阵地。而从接受者的角度来看,由于审丑所显示出的反传统的形式、个性化的表达、陌生化的效果正切合了当今年轻人的心态,审丑也被流行化、时尚化、市场化了。

以一部《丑的美学》而被奉为现代丑学开创人的罗森克兰兹说,“吸收丑是为了美而不是为了丑”。丑只能代表人性的负面,是与美相比较、相对立而存在的生活样态,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扭曲与异化。作家应当具有“精神的明辨力”,要担负起义务与责任,以审美态度去审视、选择、提炼“丑”。只有当丑与恶成为被人掌握的积极力量,即通过对丑恶事物的厌恶,唤起对美与善的渴望与追求的时候,丑才能有审美价值。但对于不少中国作家而言,他们常常局限于对审丑这一形式的借用,而诸如卡夫卡等西方文学作品中在审丑的背后所蕴涵的对人性的深刻批判、对小人物的关怀、对人类个体精神的反思在他们的作品里却很少。而审丑的泛滥,过分渲染人性的阴暗丑恶,颠覆了以往文学作品中对人性充满真、善、美,以及人际关系和谐的叙写。

总之,当今文学作品中的审丑应当与审美相结合,并且以审美为最终目的,只有这样,审丑才会走出欲望痛苦的泥淖,化丑为美,焕发出新的生机。(作者为西南师范大学教授)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