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法留学憧憬未来
李李来自湖北武汉,2002年元月底与其他22名中国学生一道作为交换
初到异乡,并非一切都一帆风顺,生活习惯不适以及语言障碍时常困扰着她。3年的勤奋好学使她在同届学生中处于中上游水平。据了解,李李的学科强项是材料学,而外语和计算机成绩较差,她上学期为此还失掉1个学分。
贡比涅大学实行5年学制,第3年需到企业实习。根据该校与雷诺公司的合作协议,作为惟一的中国人,李李与其他5名同学一起成为赴该公司实习的候选人。经过严格的面试后,李李与一名法国同学被雷诺公司选中,并从2月1日开始实习,至7月15日止。
实习中的李李依然刻苦勤奋,决心圆满完成长达40多页的实习报告是她实习期间的努力方向。为此,她习惯性地带着手提电脑抵达公司,并为撰写实习报告而在公司网站上下载部分可使用的资料,待晚上回家时再慢慢消化理解。然而,一时的疏忽使她遭受这场不公平的待遇。4月27日,李李在公司被警方收审,29日被拘留并送往凡尔赛女子监狱,并面临“非法闯入数据自动系统”和“背信罪”的指控。
“工业间谍”“入侵”法国
李李法警方扣押的当天,法国各类媒体纷纷大肆报道该案,并用非常醒目的“中国工业间谍”标题和大量篇幅加以炒作。电视台对此加以评论,提醒国民对中国赴法人员加以警惕。报刊称,警方已在李李法国男朋友的家里搜查出6台电脑和2个大容量的硬盘,里面存储了公司认为属于“机密”的技术数据;该女子拥有数学、流体力学和实用物理等专业的好几个文凭,能讲法语、英语、德语、阿拉伯语、西班牙语等多国语言,其“非常杰出”和“经验老到”。一时间,“中国007”、“黑客高手”、“智力超群”等一系列美名直冠中国女留学生。
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据了解,警方从李李和法国男朋友同居的家中搜出1台她在法国花900欧元买的电脑和1台属于她男友的电脑,李李男友父母家的1台旧电脑也被警方扣留。另外,李李也不像媒体所描述的“才智双全”。李李的法语程度一般,英语考了3次才过关,德语处于初级水平,至于懂西班牙语和阿拉伯语纯属无稽之谈,更谈不上“电脑高手”。
令人感到愤怒的是,法国媒体还在李李的家乡武汉上大作文章,不遗余力地强调武汉是中国汽车工业基地,有意引导民众分析李李获取“机密”而另有所图的可能性。这种牵强附会的炒作伎俩引起留学生的不满。有的学生认为,出生在武汉不是李李的错,但这反而成为媒体炒作和利用的条件,而且李李没有媒体所称的超群才能,否则她早被宝马、奔驰等驰名公司聘请去当工程师;也有的学生说,真正的公司机密不会随便允许别人去接触,该公司不会不知道这个基本常识。
针对上述预先定性的报道,中国驻法国使馆立即表示,尊重无罪推定是法制国家的一项基本司法原则,中国公民从事的活动是否违法,应由司法机关依据法律作出判决,这种事先披露明显与事实不符消息的行为,不仅损害了当事人的个人隐私,而且也违背了预审保密的原则。
6月20日,凡尔赛上诉法院的预审法庭同意李李被假释出狱。此前,检察院曾对法庭的该决定提起上诉。24日,凡尔赛预审法庭对该案进行了初步裁决,法官判决李李仍处于司法监管之下,在假释期间不得出境和在法国行政、企业部门实习,并要求其暂时回校学习。此间分析人士指出,鉴于法国即将面临夏季休假,该案可能将会拖至年底才会有结果,甚至时间更长。
面对媒体感受万千
李李获释后,记者四方打听她的联络方式,并准备采访。李李男友父母家的电话开始无人接,李李的手机现在仍被警方扣押。李李的律师拉法埃尔・巴古莱接到采访要求后称,“她不便接受外界的打扰”;后在记者的一再要求下,巴古莱律师才答应愿意协助安排采访。
6月28日上午,在位于凡尔赛的拉法埃尔・巴古莱律师办公室,李李在妈妈和男友母亲的陪同下对记者说:“媒体的不实报道对我触动很大。”她说,“我是一个极为普通的中国留学生,雷诺公司在审阅我的自荐信和个人履历后才决定接受我实习。在实习的日子里,没有人劝告我任何情况,而且我能看到的资料,公司所有人都可以阅读。”现已退休的李李的母亲专程从武汉赶到法国,她表示,“孩子如真能掌握像媒体所描述的5种外语,这会是我莫大的荣幸。李李一直在读书,没有社会生活经验,对她如此的打击令我十分伤心。”同时她又特别感谢中国使馆及同学等各方人士对李李的关心和支持。
谈到狱中生活,李李称,“在6个床位的屋子里住了4个人,大家相处还算和谐,但其他房间的人则比较凶暴。一开始我不知怎么回事,认为很快就会出去,后来知道了媒体报道,我十分伤心。”谈到出狱后的心情,她笑着表示,“心情当然很高兴啦。我喜欢现在的学校和专业,我十分珍惜同学友情。在狱中,同学和老师经常同我联系,不断地关心和支持我。”已通过前两年的学习拿到学士文凭的李李表示,“我会排除干扰,努力拼搏,争取在完成5年制的大学学习阶段时拿到工程师文凭,相当于工程硕士。以后打算回国发展。”
之前,巴古莱律师对记者的采访提出很多限制,要求不要提问涉及案件深层次的问题,以防对李李不利。采访完毕后,巴古莱从保护当事人的角度多次向记者表示歉意,并称此举并非针对中国记者,而是以防万一。他说,如果是法国记者采访,他会坚决拒绝或在采访中提出更多的限制。巴古莱最后强调说,从该案报道情况分析,媒体想利用“李李案”做文章,以达到别的目的。
“李李案”引人思考
李李获释后,法国主流媒体顿时失去了此前的报道“热度”。费加罗报6月21日发表一篇很不起眼的题为“中国女实习生获得自由”的文章。但令人费解的是,该文章与另外一篇“经济情报战中的北京间谍”文章被编排在一起,人们不知其中的用意。另外,法新社也发表短讯,文章始终介绍李李来自武汉,并刻意强调武汉是中国的汽车工业基地。而对6月24日凡尔赛预审法庭的初步裁决,此间媒体始终缄言不语。
李李的获释以及司法部门的初步判决,从一定程度上说明该案并非像此前法国媒体所报道的那样严重。媒体在炒作中欧纺织品贸易摩擦的笔墨未干之时又再次提笔渲染“李李案”,引人思考。此前,法国媒体就中国纺织品出口欧洲的报道铺天盖地:“爆炸性增长,且增长达600%以上”、“2万法国人面临失业”、“中国纺织品入侵法国”等所用语汇无不耸人听闻,而对于欧盟在经过10年的准备后已于今年1月1日起实现向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开放市场的承诺,仅偶见报端。
近年来,法国经济增长乏力,特别是欧元启动后国内物价上涨较快,失业率居高不下,国民深感生活水平大大降低,对其他国家的经济快速发展怀有一种“嫉妒感”,“不靠诸如窃取别国经济、科技情报手段,中国是不可能取得当今经济成就”的想法在法国挺有市场,且畸形蔓延。在巴黎中学任教的朋友克里斯昂先生说,他的父辈此前的艰苦努力就是让后代过上好生活,相反的是,目前生活质量每况愈下,但面对包括西班牙在内的其他欧洲国家,特别是中国经济的强劲发展,老一辈法国人心中有一种强烈的失落感,这种情绪也表现在法国的“欧宪公决”上。
中国的经济发展赢得法国各界众多人士的赞赏,但也时常看到诸如“中国令世界恐惧和害怕”的言辞。在此前中欧纺织品贸易摩擦上,法国乃至欧洲媒体掀起的“反击”中国纺织品“入侵”浪潮不失为这种心理的折射。恐怕来自中国的女留学生李李也不失为此种“恐惧感”的无辜受害者。
法国劳动成本过高引起企业外迁和失业队伍不断扩大,法国的排外情绪近年来有所上升,这种情绪宣泄是否体现在李李身上 中国留学生表示,如果事件当事人是法国人,恐怕媒体对此不会有太大兴趣。另外,此前中国TCL公司收购法国汤姆逊公司以及香港企业家李嘉诚收购法国著名香水连锁专卖店等都曾在法国民间引起强烈反响,这种触及民族自尊心的讨论在媒体间盛行一时。另外,看到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留学生的刻苦勤奋和优异成绩,克里斯昂先生对法国年轻一代的就业形势和未来深感担忧。
另外,“李李案”案发时值法国“欧宪公决日”前期,全国正在激烈地进行关于保护法国社会模式和推崇自由经济的大辩论,其中如何面对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的崛起是辩论的重点之一。当时,中欧纺织品贸易摩擦早已被媒体炒得如火如荼。那么,“李李案”是否属于有目的性的系列炒作行为链条上的一个环节,人们无法主观断言。
现在看来,“李李案”已暂告一段落,此间媒体的恶性炒作也已基本上偃旗息鼓。但值得关注的是,此案之后在欧洲其他国家也连锁发生了类似恶性炒作事件,不得不令人三思媒体的用意。5月9日,瑞典各大媒体出炉了卡罗林斯卡“中国学者间谍案”;5月11日,比利时又炮制出了鲁汶大学“中国经济间谍网”,700多名中国学者成为嫌疑目标。最后,这些谎言均以不攻自破而收场。
6月28日上午,李李在母亲和男友母亲的陪同下,来到巴古莱律师办公室接受采访。本报记者宋斌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