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重要载体,是党中央着眼长远提出的重大战略决策。目前我国改革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特别是在欠发达地区,具有经济转型期特征的各类矛盾和问题不断出现。高度重视和抓好构建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
吕梁是著名的革命老区、贫困地区。近年来在中央和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市委实施了“一主三化”战略 即坚持以民营经济为主,全力推进传统产业新型化、城乡发展一体化、区域经济特色化 ,努力实现“三新”目标 谋求新跨越、实现新发展、建设新吕梁 。全市经济发展进入快速增长期,主要经济指标呈逐年大幅上升趋势,GDP增幅高于全国和全省水平,财政收入增幅连续两年全省排名第一。发展速度的加快,使我们明显感到经济转型加速带来的挑战。一是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的挑战。城乡就业、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环境污染等等问题突出;二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挑战。政府职能转变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发展的需求,各级干部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不强;三是由人治向法治转型的挑战。执法执纪部门的工作方式还不够规范,有些司法问题还不能依法解决;四是由贫困状态向小康社会转变的挑战。贫富差距拉大,困难群体情绪不稳定,局部社会矛盾激化,群体上访增多;五是由只注重经济增长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转变的挑战。城市经济增长快,而农民增收慢,教育、卫生、科技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人与自然矛盾加剧;六是旧体制向新体制转型中的挑战。旧体制已破除,但一些新体制尚未建立或很不完善,造成社会生活在一定程度上的无序化。这些问题和矛盾已经对地方稳定构成了威胁,如果不能认真加以解决,发展就会付出过高代价。因此,无论哪一级领导都必须充分认识这个关键的、高风险转型时期的复杂性和严重性。要把维护社会稳定、打造平安吕梁、构建和谐社会放在特殊重要的位置,作为提高全市各级党委执政能力的重要任务抓在手上。
二、确立综合目标,全方位夯实和谐社会的基础
构筑和谐社会是一个综合系统工程,象吕梁这样的欠发达地区,必须结合经济转型实际,坚持以人为本,从发展、改革、稳定多方面着手,确定综合目标,把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有机溶为一体,全方位夯实社会和谐的基础。
1、要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加快发展,促进发展,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和谐社会需要雄厚的物质基础作支撑。因此,必须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发展,抓住机遇加快发展。要通过发展尽快解决产业层次低、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解决贫困人口致富的问题,解决城乡就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解决基础设施滞后等问题。通过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减轻来自人口、就业等各个方面的压力。
2、要突破一切束缚发展的框框套套,坚持改革,深化改革,通过改革进一步解放生产力。观念、机制的落后是欠发达地区的严重制约因素,要通过深化改革,继续破除一切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旧的体制和机制,逐步解决制约城乡协调发展的户籍制度、就业政策、土地和资源等方面的问题;逐步解决包括民营经济在内的企业经营机制转换的问题。要坚持公平正义,在改革中充分注意到困难群体的利益。通过深化改革,变压力为动力,不断解放生产力。
3、要把稳定放在突出的位置,维护稳定,保持稳定,用稳定增强凝聚力,不断提升全社会发展的活力。民心稳则社会稳,社会稳则发展快。因此,要高度重视和认真研究解决转型带来的新矛盾、新问题。一是要正确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增强疏导化解矛盾纠纷的及时性和有效性,防止矛盾激化和问题蔓延。要注意在征地、移民、城建、改制等具体工作中调整好各方面利益关系,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二是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变上访为下访,变事后解决为事前化解,将矛盾消灭在萌芽状态,将问题化解在基层。三是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对敢于负责、维护稳定的干部要表彰奖励;对不负责任、造成重大损失的要严肃处理。通过抓稳定,形成安定祥和的局面和良好的发展氛围。
4、要坚持以人为本,维护公平正义,努力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力量源泉。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为社会各阶层人民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和力量创造条件;要发展民主、尊重民意、保障人权,维护公平正义,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与自由;要高度关注困难群体的利益诉求,关心他们在生产、就业、生活等方面的切身利益,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老百姓拥护、支持、赞成为目标,夯实和谐社会的根基。
三、坚持标本兼治,建立社会和谐的长效机制
构筑和谐社会,消除不稳定因素,必须标本兼治。只有在努力提高组织肌体内部素质,不断优化外部环境的基础上,才能建立起尽快化解各种矛盾和问题、抵御和消除各种风险的长效机制。
1、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建设和谐社会,党建是龙头。因此,要认真研究、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夯实党的执政基础的有效途径和方法。通过不断探索和创新,使党的基层组织真正成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领头雁,成为维护稳定的当家人,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顶梁柱。
2、要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健全社会舆情汇集分析机制、重大问题预警机制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要通过民主政治建设,充分调动社会各阶层参与建设和管理社会的积极性与创造性。要坚持依法办事,针对各类隐患,定期开展治安问题大清查,矛盾纠纷大排查,侵害群众利益问题大调查,安全生产大检查。找准问题,弄清原因,摸清隐患,突出重点,分类整治,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3、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建立健全预防和根治腐败的制度与机制,为社会稳定加上减震器。要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以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为中心,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以查处领导干部和执法执纪部门滥用权力、谋取私利案件为重点,严厉惩处腐败分子。要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预防腐败的体制和机制,通过廉政建设的成效,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满意、赞成、拥护和支持,使反腐倡廉工作成为社会和谐的减震器。
4、进一步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保覆盖面,为社会长期稳定系上安全带。要抓住近年来经济增长快、财政增收多的有利时机,按照社会统筹原则,加快社保体系建设,不断完善社保体制。争取用三到五年的时间建立起覆盖全市所有市民的待业 下岗 保险、医疗保险制度和体系;在城郊农村和小康示范村使医疗卫生水平达到小康标准,并建成稳定的农村低保体系,增强弱势群体的安全感和稳定感。
经济转型期,也是各类矛盾和纠纷多发期。要站在提高执政能力的高度,认识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要发扬老区优良传统,切实做到关心群众生活,维护群众利益,妥善处理各类纠纷和矛盾。通过深入细致的工作,为构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作者系中共吕梁市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