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一年高考见分晓的时候。
回顾以往,高考“捷报”频传。某某高中考上清华几个,北大几个,某某县党委、政府颁发嘉奖令,某某镇镇政府党委致贺,某某家长祝贺,报纸连篇累牍,电台一遍又一遍,“捷报”似雪片飞来。报道一篇接一篇,媒体忙得不亦乐乎,大有“轰动”世界之势,笔者作为一个老教育工作者不免感到难受
令人深思、深省。
再看看高中的某些做法,从高一就搞“强化班”,把全市几万初中的“尖子”聚集到一起,强化教学,三年的课程两年甚至一年半就教完。余下的时间是大量的练习。在题海中遨游,在题山中登攀,然后练练练考考考,“强化训练”、“强化考试”、“强化做题”,超常规“运作”,除了做题还是做题,考上几个北大清华,就不足为奇了。再回头看还有那么多的学生却编在普通班,教师应付应付,学生混混而已。这样抓了几个,忽视几百甚至上千的做法,值得赞扬吗 可我们的党政领导却公然在报上祝贺。写贺词、致贺信,这赞扬了什么 又推动了什么 还不是一句话 精英教育,培养少数尖子,忽略了绝大多数人,这种舆论导向值得警惕,它有悖于社会主义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标,有悖于新课程改革的种种要求。与今天的“教育平等”“教育公平”更是相去甚远。
笔者在江苏省如东县参观学习,某校校长讲了一件事 每年高考,他们学校的班主任查询学生高考热线电话都是先查最差学生的高考成绩。为什么 用姚校长的话说,这是强调平民教育、平等教育,关心学校的“弱势群体”,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成长、成才,关心他们,就是真正办的人民大众教育,就是贯彻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发展的教育。事实上他们也是这样做的,去年高考总均分593.5分,真正实现了全民教育,这样的学校才值得赞扬,才应该学习
有学生考上清华、北大,当属正常,并非为国家为人民作出什么了不得的贡献,值得那么宣传,造势鼓噪吗 作为领导倒是坐下来想一想,查一查,学校整体教育搞得如何,如何评价一所学校办学水平,办学实绩,如果以“尖子”论英雄,这样的推波助澜会带来什么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