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小伙子莫锋以往从来不吃羊肉,毕业前夕,这位青年的选择令同学们惊诧 报名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在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右旗这个国家扶贫县从事一年的志愿服务。
生于广东清远市清新县的莫锋,2003年北京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预防医学专业毕业。莫锋不唱高调。他只是说,在北京、深圳,像我这样的
欢迎会上,防疫站站长拉着他的手说 “小莫啊,我们这没有来过一名大学生,做梦也没想到,一来就来了一个北大的呀 ”
内蒙古大草原地域辽阔,乡间道路崎岖而又漫长,且医疗环境十分恶劣。数九寒天,室外零下20多摄氏度的气温,莫锋冒着大漠风沙,穿着在城市买来的薄薄夹鞋,奔波在农牧区的田间地头,经常是一天下来,双脚已冻得失去知觉;酷热盛夏,他又顶着草原上强于城市数倍的阳光,骑着单车穿梭于农牧民的家和基层卫生院。刚到巴林右旗一个月,他就跑遍了那里10256平方公里的山山水水。
来巴林右旗后,莫锋发现,西部的卫生防疫状况比想像中还要落后。一些地区长期受鼠疫、结核杆菌等传染病的危害,也深受高氟、碘缺乏等地方病的困扰。于是,他深入身染疾病的百姓家中,面对面地为他们讲解基本的医疗知识。
2003年国庆节,莫锋在翻阅计划免疫门诊记录的时候,发现一个6岁的小女孩被狗咬伤后,本应注射5针狂犬疫苗,可打了两针就再也没来。莫锋四处打听,独自骑车几十公里,来到女孩远在沙布台的家,费尽千般口舌,终于说服孩子家长同意让她打完剩余的3针疫苗。
这件事让莫锋明白,在西部,只要多用一份心,多尽一份力,就会改变很多。
当初对他的行为惊诧的同学又投来了羡慕与敬佩的目光 因在巴林右旗卫生防疫站站长助理这个岗位上表现出色,2004年2月27日,莫锋被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评为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志愿者。
一年后,莫锋选择了继续留下。年末,他被任命为巴林右旗卫生局副局长,一个在全旗最年轻的副局长。
莫锋在牧区的时间不算太长,接近两年。但他确实已有了极大的感悟。他说,基层是学习锻炼的大课堂,在具体和工作和解决问题过程中,大大深化了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学习到了课本外的技能和方法;基层也是施展才华的大舞台,有不需要高深知识就可以立即工作的机会,基层还是净化心灵的大熔炉,在那里,高校毕业生不仅可以大有作为,而且可以大有收获。
即使与莫锋不是一个学校,也不是一个专业,刚刚准备走出校门的陈发鑫还是对这个以往他有所耳闻的青年志愿者保持着极大的尊重,他称莫锋“同学”或者“师兄”。两个小伙子的共同点就是已经和即将奔赴贫困地区。
与莫锋不同的是,陈发鑫是学农学的大学生,他要去的是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那是陈发鑫的家乡。
这个贵州农村长大的孩子,上大学的第一志愿中的第一专业就是农业。学习农业自然要与农民更多地打交道,这个还没走上社会的大学生说出了一句从局部看全局的话 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谈不上全国的现代化;没有农村的小康,就谈不上全国的小康;实现现代化、实现小康,必须依靠知识的力量。通过母校中国农业大学四年的教育,陈发鑫感觉到自己身上就具有这样的力量。
好不容易走出农村,却要又回到农村,与期盼着儿子回到家乡的莫锋父母不同,陈发鑫的父母不希望孩子回到家乡那个穷地方,因为城乡差距太大了,他们希望孩子在北京找个工作。
可陈发鑫有自己的道理 大城市有好的工作生活条件,可大城市没有广阔的农村和期望农业科学技术的农民,再说,自己是从家乡大山里走出来的,自己都不愿意回去,多少人愿去那个穷地方
陈发鑫说服父母,开始整装待发。在临走时,他在一次会议上遇到了先于他走向西部的莫锋。这时的莫锋已经融入了巴林右旗,和当地人一样喝酒、唱歌,大块地吃羊肉,也习惯了沙尘暴。每当听到《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这首歌,广东小伙子莫锋会忍不住落泪。莫锋说,草原这个家很落后,跟广东家乡没法比,但是,美丽的草原就是我的家,不管它是不是落后。(据新华社北京7月5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