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无锡7月6日电(记者苏雁)近日,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李刚教授有点“发愁”,该院2005届毕业生已“销售”完毕,可每天还有“雪片”般的求才传真“飞”来。该学院毕业生人数从2002年的857名增至2005年的2165名,可就业率
学院院长晏维龙教授告诉记者,学院具有40年历史,设有8个系、45个专业,在校生1.2万人,是全国商贸类院校中规模最大、专业最全的学校。为培养具有创业性、创新性的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应用型人才,学院“双轮驱动”,一轮驱动校内教改,通过严格的教学坐标体系,让学生练就扎实的专业基本功;一轮驱动市场运作,开展校企合作、建立产学研基地,强化创业教育,让市场成为学生搏击风浪的“试验田”。
学院首创了学生素质结构分析表,通过坐标定位可准确了解各专业学生需达到的综合素质;对学生专业资格证书所需能力、知识进行剖析,分解后由一系列课程和实践环节实现。学院多年来实施“118工程”,即学生在毕业前应拿到一张德育证书、一张毕业证书和八张包括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在内的等级证书。“辅助工程”是每年定期举办“专业技能运动会”、“教育产品质量鉴定会暨毕业生供需洽谈会”。严格的教学坐标体系塑出了“技艺高超”的学生。张顺亚等3位学生在2004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获一等奖,袁时平等3位同学在第一届东方美食国际大奖赛中一举夺得5枚金牌。
依托行业、联合企业,200多位专家“坐镇”学院专业指导委员会、校外行业专家教学督导团,还建立了50多个产学研基地。并大胆实施“订单式”培养,开办了“上海人力服装设计学院”、“锡海花园酒店班”等定向班;深化社会实践,今年4月成立了无锡康辉旅行社商院旅游部,师生独立开展业务承揽、组团、导游等经营活动;课堂向企业敞开,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由校外“老总”们分章节“承包”。学院还于2003年创办了省内第一家江苏商贸职教集团,全省30多家商贸类职校和30多家企业“拴”在一起,实现了校校联合和校企联合,学院因此建成了多个校外生源和就业基地,广泛开展多模式合作办学。
“店堂连着课堂”,不但增强了学生就业能力,还能变“找饭碗”为“造饭碗”。学院于2000年牵头组建江苏教育超市有限公司,为学生实习实践搭建了宽广的平台。2003年3月全国首条大学生创业街在学院梅园校区落成,该街分为商贸街、旅游与饮食文化街和艺术设计街三部分,共49家创业公司。早在1998年,学院成立了大学生创业指导中心,设立了“大学生自主创业基金”,并无偿代办营业执照,每店配备一名指导老师。为实现创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自2004年起,学院把“创业教育 创业模拟 创业实战”作为教学模块来实现,在原校本教材的基础上编写了《创业与就业》、《创业实践过程指导》等系列校本教材,列入各系教学计划。今年5月,学院决定建设总投资近2000万元的现代商业实习实训创业教育基地,让学生结合所学理论知识进行仿真实践,同时也为省内外其他高校培训商业类专业实习指导的师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