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准医生”浪费让人心痛

2005-07-10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郑晋鸣 通讯员 董迅石 我有话说

据初步统计,江苏每年从医科院校毕业的大学生有7000多人,其中临床医学的“准医生”2000多人。目前江苏省省、市、县、乡(镇)四级医院、卫生院共2000多个,如果每所医院增加1名大学生,那么全省医疗机构的“准医生”就供不应求。然而,事实却是,一方面,大城市医院人满为患;另一方面乡镇卫生院缺医少药。为此,

记者走访了南京的部分高校、医院和苏北农村地区的乡镇。

现状:乡镇人才紧缺城市人满为患

在记者走访的10多个苏北乡镇卫生院、医院中,从正规医学院毕业的本科生只占所有员工的0.6%,即使算上一些通过自考或进修而升本的老医生,这些卫生院中本科生的比例也不超过2.5%。与乡镇卫生院形成强烈对比的是,南京的各大医院却挤满了来自医学专业的“廉价”劳动力,他们通常以当跑腿、整理资料为主,一个只有5、6个人的科室一般都有4、5个实习生。等到实习结束,这些“准医生”面对着“入院无门”的激烈市场竞争,不少人都不得不放弃医学而改行,从事一些与医学毫不相干的职业。

一边是人才紧缺,一边却是人满为患,“有事没人干,有人没事干”的矛盾在城市和乡镇的对比中格外凸显。一位大学教师看着自己一手培养出来的学生毕业后放弃了医学,觉得分外可惜:“学医是一个体系,在学校学习专业理论知识的目的就是到医院里真正体现医生的价值,为病人解除痛苦。培养一个医学专业大学生的平均费用是5万元,这一投入通常是一个理工科生的3倍,文科生的5倍。学生学医却不从医,是对教学和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

医学有着强烈的专业性,一旦改行,大学里的所学就会前功尽弃。这些在学校正规学习了5年的“准医生”,为何毕业以后有那么多人都从医生岗位上“飞”走了?

学生:宁在城里要饭不回村里“丢脸”

“总会有人生病,生病了就会有人看病,所以学医肯定不会失业”,有这样的固定逻辑,再加上医学行业的高收入,医学专业的填报每年都很“火”。农村孩子靠书包“跃农门”已是司空见惯,而成绩优秀的农村孩子考上医科院校更成了家长的骄傲。在苏北农村,几乎每个乡镇每年都有孩子考上医学专业,但是最后回到农村的却是寥寥无几。

在南京医科大学,一位来自徐州沛县的李同学告诉记者:“我们班当时有5个同学上了医学专业,如今我在读研,有一个回到我们县人民医院,一个在无锡一家民营医院,一个留在南京做起了医药代表,专门推销药品,还有一个在南京开了家花店。”

“学了5年医,懂了一点皮毛,但只是一个本科生,高不成低不就的,现在的就业竞争几乎白热化,大医院都要研究生以上学历。要想留在南京找份好工作,就只有改行了。”毕业于南京中医药大学的王同学来自江苏沭阳县,现在在南京一家广告公司做策划。当记者问起他为什么不回自己乡卫生院时,他脱口而出道:“宁在城里要饭,不回村里‘丢脸’!”

家长:只有留在城里孩子才会有“钱”途

“我们这一代人都穷怕了,孩子就不能再让他们穷了。回到乡卫生院工作,收入太低。只有留在城里,孩子才会有前途,才会挣大钱,我们脸上才有光。”一位农村的家长坦诚地告诉记者。

“如果乡镇卫生院有好环境和高薪水,我们的孩子还会‘赖’在城里不走吗?城市和农村是天壤之别。即使不做医生,只要他留在城里,就会是‘钱’途无量!”江老师是连云港一所中学的老师,儿子就读于南京某大学的医学院。听记者说起让孩子回乡镇卫生院工作,他怎么也不同意。

同时,据一位知情人士透露,有一个苏北卫生院的副院长,在南京的一家医院进修结束3年后都没回到原来的工作单位,但他的生活依然很“滋润”,原因就在于他在南京的医院里做一次手术的收入就相当于他在卫生院几个月的工资!

专家:降低分数线定向培养

医学院校的大学生挤在城里不愿下去,最终不得不改行;苏北乡镇卫生院、医院的大学生却少的可怜。这样的现象已经引起了有关专家的高度重视。

“由于医学专业一向很热门,每年录取分线都很高。要真正为乡镇卫生院培养人才,一个可供参考的办法就是对那些考分并不高的考生开‘绿灯’,降低分数线,鼓励他们填报医学专业,条件就是将来毕业了回到当地的卫生院工作,为卫生院定向培养人才。”东南大学医学院一位老教授这样“支招”,得到了不少人士的赞成。

但是这样降低了要求的招生,培养出来的人才质量是否会降低?明确了将来还是要回到农村工作,是否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关人士提出了疑虑。

这些学医却不从医的医科院校学生是“煮熟的鸭子飞了”,让人惋惜;而那些饱受人才缺失之苦的乡镇卫生院、医院渐渐名存实亡,处境尴尬。如何将两者更好地融合,把大学生“赶”到基层去,有待于相关部门更多的关注和重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