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旧石器时代,中国沿海地区已有人类活动,18000年前的山顶洞人已用海蚶壳作装饰品。中国先民们在与海打交道的过程中不但磨砺了意志,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知识。如果说精卫填海的神话反映出远古人类要战胜海洋的愿望,那么河姆渡出土的7000年前的船桨,殷商甲骨文中出现的晦(海)、涛、鱼、龟等与海有关的文字
在沿海农业经济区,海和海岸带是重要地理环境,也是重要劳动对象。中国沿海居民迅速积累起有关海洋的地貌、气象、水文、生物等海洋本身的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海洋自然观和科学思想。
“水流千里,必归大海”。先秦时,庄周、屈原等人曾深入思索,既然百川归海,为什么海水不会满?为什么不管大旱还是大涝,海平面稳定不变?据此,先秦思想家们建立起“海洋广阔无垠、深不可测”的海洋观,并将海洋命名为“巨海”、“大壑”、“百谷王”、“无底”、“天池”等。《吕氏春秋》提出了水分海陆大循环的学说;《管子》提出了维护生态平衡的理论。随着航海知识的发展和域外知识的扩大,战国时北方沿海已流行海外三神山(蓬莱、方丈、瀛洲)传说。邹衍提出一种非正统的海洋开放型的大九州说,认为在广阔平坦的海洋上散布着81(9×9)块大陆(州),中国所在的赤县神州只是其中一块而已,它不一定位于世界中心。
到了秦汉至南北朝时期,人们对于海洋的认识变得更加丰富和深刻。东汉王充提出“涛之起也,随月盛衰”的潮汐的月球成因说和潮月同步原理,开创了元气自然论潮论;发现了高潮间隙现象,并提出暴涨潮的地形成因说。晋代葛洪则用浑天宇宙论来解释潮汐成因,建立起天地结构论潮论。自此,天地结构论潮论和正统的元气自然论潮论开始了长达千余年的争鸣。东汉马援在琼州海峡两岸树起潮信碑,供渡海者使用。感潮河段发展起依靠潮水抬高淡水位以资灌溉的潮田。潮田广泛分布,成为中国海洋农业文化的特殊标志。这一时期,《尔雅》、《说文》、《临海水土异物志》等著作不仅记载了许多海洋生物,而且逐步形成了在每一种类下分别记述名称、形态、习性、用途及地理分布的传统海洋生物志体例。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西汉时我国已开辟海上丝绸之路,航线最远到达今印度和斯里兰卡。
隋朝至元朝出现了一批潮汐学家,产生了不少潮汐专论。唐代窦叔蒙应用天文历算方法,推算出潮汐周期为12时25分12秒强的精确数据;他还总结出潮汐的半日、月、年三个周期,发现了分点潮,绘制了直观的天文潮汐表。五代末宋初的赞宁和尚编制了钱塘江潮候口诀。在此基础上,吕昌明于1056年编制了《浙江四时潮候图(表)》,在元代被刻成石碑立于钱塘江畔浙江亭,供渡江者使用。宋代余靖、沈括注意到地形对潮汐迟到的作用,给高潮间隙下了科学定义,提出应根据海区地理情况修改天文潮汐表,从而促进了明清实测潮汐表的崛起,并全面替代天文潮汐表。有关暴涨潮(怒潮)成因,唐代卢肇提出了江水、海水激而为斗说;宋代燕肃则提出河口拦门沙说。
明清时,地方志极大发展,保存了丰富的海洋自然灾害和异常的记载。区域海洋水产志也形成和发展起来,总结历代潮论的《海潮辑说》以及总结历代海塘技术的《海塘录》产生了。实测潮汐表在各海区充分发展,形式多样,有表、图、指掌图、口诀、谚语等。综合气象预报、台风预报有大的发展,产生了不少用于综合预报的海洋气象谚语。明代郎瑛、陈霆、方以智建立了海市蜃楼成因的气映说,认为海市蜃楼是大气上下层不均匀性造成的特殊光象。明代郑和七下西洋,经过南海、横越印度洋,访问亚非几十个国家,最远到达东非索马里和肯尼亚一带。
中国古代最受尊崇的“海神”――妈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