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寂了一段时间的圆明园防渗工程,近日因为环评报告的完成又一轮引人关注。这一次大家关注的焦点是要看看政府如何最后决断。果然,最后的结果既没有完全否定铺设防渗膜行为,同时又要求其进行整改。此前尽管环评报告的具体内容没有披露,但对这一处置结果有专家已有所预料。本文并不想探究对这件事处置的对与错,这
近些年,随着政府决策的公开化、民主化进程的加快,政府决策也进入法制化轨道。在重大事项决策上,各级政府纷纷引入专家咨询、民意调查、召开听证会等程序,这些手段为政府的科学决策提供了必要的保证,同时也培养了公众的决策程序法制化意识。在圆明园事件中,公众首先意识到的是铺设防渗膜行为违反了必须经环境评价这一法定程序,因此,补充进行环境评价,更多的意义在于补上科学决策程序这一步。
然而,是否根据专家环境评估得出的结论进行决策就是科学决策呢?在决策这场“游戏”中,规则十分重要。就说专家意见吧,在圆明园湖底防渗工程这件事上,专家的观点可谓相去甚远,交锋激烈,甚至演变为一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论战。不同领域的专家本着对圆明园定位的不同认知,对圆明园该不该铺设防渗膜的态度截然不同:赞同者多从节水的角度论述了其工程的合理性,而反对者更看重圆明园作为文化遗产的功能定位,将节水作为第二个考虑层次。这两种专家观点无疑都具有合理性。作为决策者,如果不能充分吸纳两方面专家的意见,站在为圆明园正确定位的角度,就无法作出科学决策。圆明园事件的实质不是要不要环评报告的问题,用专家的话说,用环评报告来为圆明园事件作一个了断,是把复杂问题作了简单化处理。
通过这一事件,也从一个侧面让公众领略了决策的复杂性。在社会生活的巨系统中,某项决策并不能简单地用“对”和“错”来判断,而往往是一种“利大”还是“弊大”之间的选择。对于公众来说,圆明园事件的启示在于 所谓科学决策,应该是一种明明白白的决策,就是要建立一套法律程序,一方面保证公众知晓“利”与“弊”,另一方面保障政府的决策是朝着“利大”的方向。
联想到此前的有关车票是否该涨价、城市物业收费是否合理这样的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听证会,由于听证会的意见常常“一边倒”而引来社会的议论。这便是“游戏”规则设计出了问题,因为社会上确实存在着不同的声音,没有他们意见的充分表达,就不是完整意义上的听证会,据此作出的决策很难被认为是科学意义上的决策。
决策,对于决策者来说,有时是一种两难的境地,有时更是充满风险。在复杂的环境中,在矛盾交织的背景下作出科学决策,无疑需要高超的智慧,这智慧的来源,除了需要加强学习,增强责任意识、大局意识之外,更需要广纳良言,做到兼听则明。对于普通公众,多听则能化情绪为理性,避免人云亦云,增强参与决策的能力。至于具体到圆明园能不能铺防渗膜,决策已经明朗,除了专家可能更深入地参与意见外,对于公众,也就剩下接受的份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