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一代学者风范

2005-07-1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金振蓉 王光荣 我有话说

科学人生,与世纪同行。

2005年7月6日,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黄昆院士,走完了他86年的人生路。他像他那一代的许多科学家一样,虽在学界创造了辉煌的声誉,但却秉承着一惯的“低调”――

晚年的他,每天步行或骑车去上班,那与人打招呼的平和笑容里,看不到半丝“功臣”的影子。对于获得国家最高科

学技术奖,他直摆手 这奖太高了,担不起。

不唯书、不浮躁,荣辱不惊,求真务实。“低调”的背后是人生的高境界。他的行为堪为一代学者的风范。

他是世界著名物理学家

“他是一个伟大的人。”德国马普学会物理研究所前所长卡尔多纳如是评价。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张树霖教授说,黄先生去世后,他给卡尔多纳发了封电子邮件,结果回信只有一句 “Heisagreatman”。

在物理学界,黄昆院士担得起这“伟大的人”的称谓。从“黄散射”到“黄方程”,从“黄―里斯因子”到“玻恩和黄”,以至“黄―朱模型”,近半个世纪以来,黄昆在世界固体物理学发展史上建树了一块又一块丰碑。1951年,年仅32岁的黄昆与诺贝尔奖得主玻恩一起合作完成了《晶格动力学理论》一书。在玻恩为该书写的序言中提到“本书之最终形式和撰写应基本上归功于黄昆博士”。这是当代固体物理学界尽人皆知的科学巨著。今天,牛津大学出版社还把它列入“牛津经典物理著作丛书”。1989年,张树霖教授在德国参加一个学术会议时,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物理系主任曾对他说 “我把黄昆的书像圣经一样放在我的书桌上。”

为了表彰黄昆院士在固体物理学领域所作出的杰出成就和贡献,1995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颁给了他,2002年初,他更是捧得了200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对于取得的成就,黄昆从不认为自己比常人聪明,他也从不掩饰少年时语文学得并不特别优秀。倒是认为从小形成的学习方法,使他受益终身。小时候他做数学题就很少看书上的例题,他说,“这一偶然情况有着深远影响,使我没有训练出‘照猫画虎’的习惯。”在做科研时,他不喜欢翻阅文献资料,而是从第一原理出发,正是这种治学风格,使黄昆在学术上能够屡屡攻城掠地。黄昆认为,对于搞科研的人来说,一是要学习知识,二是要创造知识。归根结底在于创造知识。他说 “创造知识,就是要在科研工作中有所作为,真正做出点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他提出要做到三个“善于” 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善于提出模型或方法去解决问题,善于作出最重要、最有意义的结论。

他是中国半导体物理教育事业的开创者

“物格无止境,理运有常时。”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院内一块石碑上铭刻着这样一句话。这里是黄昆院士工作和生活过20多年的地方。1952年院系调整后,已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黄昆等人登上北大讲台,为大学一年级的学生开设普通物理课。黄昆与其他教学人员一起,建立了有中国特色的普通物理教学体系。他们强调立论要严谨、物理图像要清晰、讲授要深入浅出。直到现在,北大理科基础教学还发扬着他们讲课的传统。

回顾这一段经历,黄昆承认,自己对科研工作更为向往,但因为是国家科学发展的需要,便“拿了做科研的态度去搞教学”。黄昆深感当时的教学传统“从书本到书本”,远离了教育的根本。于是他尝试将许多当时尚无定论的学科前沿动态,充实到教学中。他讲授普通物理,每周上3次课,6个学时,备课却要用50到60小时。

黄昆的授课有两大特色,一是“假定听讲人对所听问题一无所知且又反应较慢”,二是无论讲过多少次,每次都要重新备课,所以黄昆在北大所开的课程最受欢迎。像夏建白院士等人,当年就是听过黄昆的讲课之后,从别的专业改投到他门下的。

黄昆一向认为 “对于科学著作,特别是具有教材性质的书籍,一项起码的要求是问题的讲解必须明确具体、基本概念和理论的阐述必须明确。”黄昆与谢希德共同编著的《半导体物理学》和《固体物理学》就是以讲解透彻精辟而著称。这两本著作成为我国固体物理和半导体物理专业学生和研究人员必读的著作。黄昆也成为我国半导体物理学科教育事业的开创者之一。半个世纪以来,他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国家半导体科技事业的栋梁之才,为它浇铸了一根又一根的擎天支柱,“弟子”中更是涌现出甘子钊、秦国刚、夏建白等院士。

“他是我们的老师,”微电子学家、清华大学李志坚院士动情地说 “黄昆先生做人、做科研求真务实,他那实事求是的精神、创新的思维和严谨的学风都值得我们学习。”虽然没有直接听过黄昆院士的课,但很多像李院士这样的大家,也尊敬地称“黄昆是我们的老师”。

他是中国科学界的楷模

1947年4月1日,黄昆在给杨振宁的信中写道 “……当我有时告诉人我一两年后回国,他们常有疑讶的表现,似乎奇怪为什么我不想在这orderly(秩序井然),secure(安全)的地方住下来而要跳入火坑。虽然我难以想像我们一介儒生怎样能影响多少国运……但我们如果在国外拖延目的只在逃避,就似乎有违良心。我们衷心还是觉得,中国有我们和没我们,makesadifference(有些区别)。”

1951年,在英国已经取得巨大成就的黄昆回到了他深爱着的祖国。当他发现此时百废待兴的中国需要大批科研人才的时候,他毅然放下了自己心爱的科研事业,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中去。他认为,在中国培养一支科技队伍的重要性远远超过个人在学术上的成就。为此,在之后的20多年里,他全身心投入到《普通物理》课的教学工作。

他有一颗拳拳报国的赤子之心,更激扬着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高尚情操。郑厚植院士说 “他一向对自己很严格,最讲求真务实。”郑院士说,近几年来,黄昆院士回绝了很多学术会议的邀请,包括半导体方面的。黄昆认为:现在学科发展这么快,去了以后,你说和不说都不好。不说,你架子大;说了,又怕说错话。

人们注意到,黄昆的同事和学生中不少人都当上了院士。郑厚植说,黄昆院士从没有在院士评选中不恰当地发挥自己作为“老先生”的影响力。虽然他1955年就是学部委员(院士),但这些年一直都没有作为个人推荐过候选人。

遗体告别仪式上,那一幅幅饱含深情的挽联,道不尽人们对黄昆院士的景仰之情:“科坛泰斗,晶格动力学,英名誉中外;学海宗师,半导体物理,师表惠后学。”“长者风范称楷模有口皆碑,黄氏散射如皓月光照人间。”“育英才,辛劳耕耘,桃李满天下;为科学,淡泊奉献,成果誉全球。”……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