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背景:我在学校教初一(3)、一(4)班的数学,在学校组织的入学考试中,两个班加起来没多少学生及格,这使我在心理上大大降低了期望值。然而第一单元的测试成绩还是出乎意料的差。平时作业就更绝,如果事先不校对就上交,一个班就只有一两个学生能全部做对。很多老师都感叹说:“没戏了。”
案例过程:为了及时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我每天都及时批改作业。在清点作业本时,发现一(3)班的曾善田总没交。问他,总嬉皮笑脸的回答说落在家里,而旁边的同学告诉我说:“他没做,他总拿别人的作业给组长检查。”我听后没说什么,只是开始留意他。第二天他又没交作业本,我没去问他,只是上课不断地让他回答问题,只要对就表扬他聪明。第一单元测试,聪明而懒惰的他得了80分。按以前的习惯我会在班上表扬85分以上的学生,但这次为了他,我破例一直表扬到80分。最后一个受到表扬的他非常得意,我看到他的眼睛因兴奋而发亮。那节课他不停地举手要求回答问题。第二天交作业时,点了一下交上的作业本,发现一本也不少,心里暗喜,就问了一直站住旁边的曾善田:“你交了?”“是的。”他笑着跑走了。第二天上课前,他又来到我身边,我先将谜底告诉他,然后说:“作业做得不错,以后不要忘了交。”他红着脸说:“我以前真的忘在家里了”。“老师相信你。”他高兴地拿着本子走了。以后,我发现曾善田变得自信而乐观,脸上不再有那种为了掩饰而表现出来的嬉皮笑脸。他的事也让我学会了用等待和真诚伴随学生的成长和进步。
案例反思:“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培养学生是个长期、复杂而富有创造性的过程。当学生对自己的幼稚行为还不能有正确认识时,用“紧盯紧咬”式的关注,效果有时并不理想。不妨等一等,也许效果会好一些。当然等一等不是放任自由,而是密切地关注他们,及时抓住他们转变的契机,发掘他们的潜力,使他们变得自信,变得要强,进而逐步改掉身上的缺点。
(作者单位:浙江省乐清市翁?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