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运瓜进城一举三得
据
对于南京交警来说,这些车也令他们头疼。据一位姓许的交警介绍,这些车除了噪音大、尾气浓外,交通违法现象也十分突出。由于手扶拖拉机的安全部件状况较差,每年都会发生大大小小的交通事故,所以这些瓜车不管对车主还是他人都是一个较大的安全隐患。
瓜农盼望早日把西瓜换成实实在在的钞票,市民盼望有一个宁静的夏日和安全的交通环境,皆在情理之中。如何解决这个矛盾,南京市政府决定从2004年开始,逐步让机动货车替代拖拉机、三轮汽车、低速货车运送瓜果蔬菜进入中心城区。
在具体实施操作时,南京市考虑到瓜农卖瓜难、收入低以及立刻实施机动货车替代拖拉机、农用车运输瓜果进城的条件不成熟等实际情况,进行了分步推进。即2004年在南京的4个区县先行实施,其他郊区以及外地的暂缓一年;2005年在西瓜上市高峰期禁止拖拉机、农用三轮车通行,而机动货车、低速货车、农用四轮车可以在规定的时间、路线进城;从2006年起,南京将全部实行机动货车运输瓜果。
为了配合这一新规,南京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提前对瓜农进行新规宣传,为农民联络了符合规定的运瓜车,着手建立新的瓜果交易市场,为他们解除执行新规后的问题。
用机动车运瓜进城既解决了瓜农的运瓜、卖瓜问题――专门的“瓜贩”或企业、超市开着车专门来收购西瓜,又能还南京市民一个宁静的夏日,同时不耽误大家吃上新鲜的瓜果,还能解决交通安全,维护了城市的交通秩序,可说是一举三得。
打包卖瓜不吃亏
新办法实施后,有些农民认为吃了“亏”――打包卖西瓜才5毛钱一斤,而自己进城卖则能卖到7毛钱一斤。这2毛钱的差价真的让农民吃亏了吗?
家住浦口的瓜农老陈给记者报了这样一笔账 “我家种了5亩地的西瓜,去年收获了1.4万斤,和老伴开着手扶拖拉机分7趟才把西瓜卖完,两个人吃了那么多苦、流了那么多汗不说,除去吃喝开销以及拖拉机的柴油钱、过路费,忙了一个多月毛收入才3000多元。而今年虽然5亩地西瓜只收了1万斤,但镇上早早地宣传了拖拉机不能进城卖西瓜的新规定,并联系了一些大企业到田头收购,两天就销掉了所有的瓜,每斤5毛钱,5000块钱很轻松地装进了我腰包。虽然今年西瓜比去年贵是一个原因,但自己进城卖瓜,又累又苦,不划算,还是打包卖瓜省心啊。”
看来这2毛钱的差价算上运瓜、卖瓜的柴油费、过路费、盒饭费就所剩无几了,更何况还要起早摸黑、吃苦流汗、露宿街头。如今越来越多的瓜农像老陈一样算清了这笔账。
全方位为瓜农服务解忧
“现在晚上睡觉拖拉机不吵了,出门不用担心农用车乱跑了。”南京市民老刘这样高兴地告诉记者。
“以前只要一下雨,我们就发愁,怕地里的西瓜烂掉、家里的西瓜坏掉、市场上的西瓜降价。现在一次性打包把西瓜都卖掉了,什么都不用担心了。”这是南京江浦区一位瓜农的感受。
“往年南京长江大桥上每晚1000多辆手扶拖拉机排队进城,车队头由四平路延伸到桥北收费站的情景看不到了。现在货车替代了手扶,对交通的干扰减小了,瓜农的交通安全也有了保障。”南京一位交警由衷地表示。
能够形成这样一个双赢、和谐的局面,与南京市有关部门协调合作采取的措施密不可分。以南京市的石桥镇为例,新规出台后,该镇成立了工作班子专门负责帮助瓜农卖瓜。
据该镇王镇长介绍,他们先是广泛向瓜农宣传新规,让瓜农对运输工具的替代早做准备;再是引导瓜农丰富西瓜种植品种,错开不同品种西瓜的上市期;三是成立镇农业服务中心,和大型企业联系,邀请企业来地头收购西瓜。同时又和市果品公司联系,签订协议,向瓜农提供最好的交易场所并减免手续费。另外,他们还按镇和村分别组织符合规定的运瓜车50多辆,随时待命、统一调配。王镇长说,他们下一步还将考虑对种植大户予以运输费用补贴,并逐步培养一支经纪人队伍,扩大全镇品牌西瓜的销售网络,争取更多的收入。
从瓜农自己种瓜、运瓜、卖瓜到种瓜与卖瓜相脱离,看似一个简单新规而引起的改变,其实是政府在引导农民从自产自销的传统模式中解放出来,抛弃提篮小卖的落后方式,实践产销分离的市场规律,扶持瓜农走上“一心种好瓜、不再忧卖瓜”的道路,既解除了瓜农的卖瓜之苦,又消除了城市居民的噪声之扰,这样的措施让人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