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马克思主义执政理论的主要内容

2005-07-26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在近日中央党校党建部与河北省委党校在石家庄联合召开的全国党校系统执政理论建设研讨会上,与会学者一致认为,马克思主义执政理论应着力回答什么是共产党执政和共产党怎样执政两个问题。胡锦涛同志提出的执政理念、执政基础、执政方略、执政体制、执政方式、执政资源、执政环境七个重要范畴从不同的角度回答了上述

问题,构成了执政理论的基本内容。

一、执政理念。与会者认为,执政理念指政党在执政过程中对自身执政活动的总的观点和看法,是政党用以指导整个执政活动的根本原则,是执政党在为谁执政、靠谁执政、如何执政等根本问题上的明确回答。

二、执政基础。与会者认为,执政基础是执政党赖以存在的根本,即依靠谁、依靠什么执政的问题。有学者把执政基础细划为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经济基础、思想文化基础、社会基础和法律基础,并进一步提出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是关键,经济基础是根本,思想文化基础是核心,社会基础和法律基础是保证。

三、执政方略。与会者认为,执政方略是党围绕完成执政使命而制定的蓝图和战略。有学者认为,执政方略应包括最高执政方略、根本执政方略、具体执政方略三个层面。最高执政方略是要坚持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根本执政方略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具体执政方略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国家发展战略。

四、执政体制。与会者认为,作为基本制度的实现形式的执政体制,实际上是各执政主体之间政治权力的配置、设置及其形成的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的总和。有的学者提出了党的执政体制的宏观结构问题,并把其划分为党政体制(党与国家政权的关系)、党党体制(党与民主党派的关系)和党群体制(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

五、执政方式。学者们认为,执政方式是执政的形式、手段和方法。许多学者认为政党的现代化是民主执政的逻辑起点,并提出了改进民主执政的具体思路:加强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进一步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进一步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优势;改革和完善党的决策机制,进一步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六、执政资源。学者们认为,执政资源是党在执政实践中可以利用的资本和条件。它可划分为经济资源、政治资源、理论资源、组织资源、人力资源、历史资源、权力资源等。

七、执政环境。与会者认为,执政环境就是执政党所处的现实条件,主要包括国际环境和国内环境。改善执政环境是指,在国际上,我们要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推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和国际文明的新秩序,为执政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在国内,我们要加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建设,创造一种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和谐发展的良好环境。有的学者提出政治环境是执政环境的核心要素,优化政治环境有三条途径,即提高公民的政治意识和政治素质、规范政治参与行为和实现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