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枣庄:文化哺育灵山秀水

2005-07-27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邢兆远 我有话说

盛夏时节,记者寻着当年铁道游击队的战斗足迹,穿行在碧水青山之间,体味到“红色文化”的精髓,领略了“绿色生态”的神韵。

张扬个性创优势

战火熏染的老街、弹洞深嵌的石壁、风中瑟缩的茅棚、残旗飘飞的洋行……“铁道游击队影视城”,栩栩如生地再现了当年铁道游击队

劫火车、打洋行、扒铁路、炸桥梁的战斗生活。巍巍的铁道游击队纪念碑,耸立在蓊蓊郁郁的龙柏、黑松、紫荆丛中。碑体正面为竖起的铁轨造型,碑底两侧是反映英勇杀敌场面的花岗岩浮雕,碑前及两侧有寓意为八载烽火的8级台阶。

这“铁道游击队纪念园”,已被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是枣庄发展旅游的点睛之笔。在国内的旅游框架中,枣庄筛选出本土旅游资源的个性,打造红色旅游的载体,创建起铁道游击队战地、台儿庄大战旧址、抱犊崮115师驻地三个重点景区,整修了台儿庄大战纪念馆、薛城铁道游击队纪念园、抱犊崮景区、枣庄老火车站、鲁南战役纪念馆、微山湖红荷湿地等红色景点,精心设计出体味历史、寓教于乐的三条精品旅游线。

张扬“红色个性”,需以“绿”衬“红”。他们开发起以“水”为主的台儿庄古运河风景区,以“山”为主的抱犊崮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区、以“果”为主的万亩石榴园游览区、以“花”为主的红荷湿地景区。漫步在万丛绿树中,享受果实飘逸出的馨香,聆听山泉水叮叮咚咚流向远方,欣赏青峰翠崖、虬树盘藤,林海波涛,令人心旷神怡。当地人告诉记者:“集游山、游水、游园于一体的生态旅游,吸引着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

挖掘内涵添亮色

乘坐仿古旅游画船,在运河上游览台儿庄,似在欣赏一座博物馆:老街古巷,淳朴依然;明清店铺,错落有致;亭台庙宇,清幽秀丽……融北方的沉稳与南方的灵巧,显示出独特的灵性。

以“红色文化”统领,把握文化之脉,在继承中发展。近年来,枣庄不断打造出独特的人文景观。在滕州,构筑起由滕国古城墙、文公古台、文昌阁等组成的古文化旅游区;在大运河畔,建起月河公园、运河老街巷等。抢救、整修寺塔道观、会馆园林、古镇驿站、名流故居等古迹。创作代表运河文化的标志性设施,建设起运河博物馆,修复了古运河村落。

以当代审美意识,给景观注入新的内涵。修复临河而建的重楼叠院、高低错落的马头墙,使其布局顺天然、结构成人和。在斗折蛇行的古运河老街,铺上青石,用卵石镶边,让其在蜿蜒伸展中透出历史的深邃。古村落的草屋茅舍、泥墙草顶,透出淳朴的古风。遗存的寺庙,青藤绕殿,古树参天,酷似世外仙境。用青石铺筑的古码头,保护好光滑的台阶,使其显示出当年的繁华。

民俗文化在吸纳与扬弃中得到发展,孕育出众多庄户剧团、民间游艺队、村庄军乐团。热闹非凡的传统庙会如今变成舞台、戏场,有的成为物资交流大会。常年的气功武术、运河赛舟、渔鼓秧歌、唢呐古曲、皮影戏等,内容也随时代而变,为当代人所喜闻乐见。每逢节会,各路人马纷纷前来,舞狮子的,扭秧歌的,赛龙船的,亮点频闪。

铸响品牌激活力

河浜港汊,错落有致,小桥流水,古趣天成。来到红荷湿地,乘画舫驶入湖区,只见水波涟涟,湖鸥低翔,野鸭嬉戏,万亩红荷姹紫嫣红,十里芦荡绿涛翻涌。

这里是当年铁道游击队的栖身之地,也是今天枣庄人精心打造的旅游品牌。他们引进了110余种名优荷花品种,栽植水杉、女贞、垂柳11万余株,点缀花卉50余万株,并种植速生杨基地一万余亩,形成了以速生杨为主的“绿色长廊”6个,各具特色的湖心岛5处,观赏景点20余处,购置大中小型游船30余艘,形成了面积为60平方公里的湿地旅游风景区。

如何使旅游品牌响亮起来?枣庄围绕微山湖、台儿庄、抱犊崮,精心打造“红色品牌”。近年来,在被誉为“中华民族扬威不屈之地”的台儿庄,修筑了台儿庄大战纪念馆、李宗仁史料馆、运河展馆、战史陈列馆,新建的英雄广场、壮国园等,用战争场面演示、珍贵文物讲解、资料图片展览、红色影视放映等手段,把金戈铁马、英勇悲壮的历史画卷展现给人们。近日,这里被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响亮品牌产生了强劲拉动力,带动旅游产业发展。枣庄把面积达12万亩的石榴园,建成集自然山川,生态园林、民俗宗教、人文历史、观光游览、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生态文化旅游区。里面点缀着青檀寺、一望亭、仙人洞、石屋山泉等名胜古迹,奇树、山泉、怪岩、石屋、寺庙隐现在偌大园林之中,交相辉映。无论是花红似火的春日,还是硕果累累的金秋,均令无数中外游客流连忘返。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