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经理人要阅历不要MBA

2005-07-28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杨沛霆 我有话说

《管理者而非MBA》是一个书名,作者是加拿大管理学者亨利・明茨伯格。这个书名就很有“打破常规”、突发奇想的感觉,能引起读者共鸣,也引起我对此书的兴趣。

上世纪80年代中叶,我应日本科学顾问向坊隆之邀在日本国家科技厅科技政策研究所工作时,深切地感受到日本是一个学历社会。学历甚至可以影响人的一

辈子,名牌大学的学历更是如此。可是,经过20多年的实践,他们又喊出了一个口号:“让学历见鬼去吧!”他们悟到,学历已不那么值钱了,真正值钱的是代表实践经验的阅历和能力。

亨利・明茨伯格在他自序中的第一句话就说:我教过15年MBA课程,但我自己没有MBA学位,作者表示自己宁愿降低工资也不愿再讲MBA课程,因为他感到目前MBA课堂的教学与企业经理人的业务、能力要求存在着太多的脱节,而且在他的同行中,很多人也有这样的想法,认同此一现象的人数之多令他吃惊。从此,他下决心要对课程进行改革,要为编写一本对成功经理人真正有用、能联系实际需要的教材作出努力。

最直截了当的说法是:学历永远是一个人步入社会,掌握系统知识,奠定自己今后工作基础的重要过程的标志,但它与能力是不能等同的,尤其是管理这个学科重在实践,更需要提醒人们摆正学历与阅历的关系。

再说说中国企业家们的感受。在我和他们的谈话中,几乎都表示学过MBA,或看过教材,但不少人也有这种感觉。不少总经理表示:我读MBA的目的是要这个能跟我一辈子的学历证书和在学习中交朋友,至于MBA课程,不是最吸引我的。去年,韦尔奇在北京讲课的同一天,我问海尔集团的张瑞敏:“你一直很佩服韦尔奇在把企业做大的同时,又能把企业做小,但这次主办单位请你去作嘉宾,你为什么不去呢?”他不加思考地比喻:“贝克汉姆是世界著名球星,但请他过来给中国国家队讲三天三夜,能解决中国足球上不去的问题吗?”这一问,清晰说明:管理的本质在于实践,管理是门实践科学,不联系实际就没有生命力。别人的经验不可搬用,普遍可用的理论也不多。如美国管理大师德鲁克所说的:任何一个成功企业,都不可能给另一个企业提供可行的成功经验。作者在该书《导言》中的几句话,把这个问题说到了点子上。他说:工商管理教育不能给人们留下关于管理的扭曲印象。管理应该是一种实践,他将大量的管理技巧(经验),一定程度的艺术(洞察力)和一些科学(分析)结合在一起,使管理教育进行反思重构,把管理教育与管理开发带入一个新的境界。总之,让我们要看到管理学的真面目,使之在实践中成长,才是我们管理教育的最终目的。

《管理者而非MBA》

[加]亨利・明茨伯格著

机械工业出版社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