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多万名考生应试。800多万个家庭期待。全社会都在关注。
上筑“高教”之基础,下引“普教”之走向,高考是中国教育的风向标。回顾高考,引发了对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深层思考。
高校扩招、“阳光工程”、招考制度改革和“高考移民”成为今年
高考关键词。在彰显中国教育发展成就的同时,教育改革依然任重道远
正在着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北京大学有其非常自豪的一点:一流的生源。应该说,北大的骄傲相当一部分源自高考。
既然所有高校的生源基础都建立在高考之上,既然数以百万计的考生都指着“分数”无可辩驳地被录取或被淘汰,那么,高考公平就成为每年夏天整个社会都关心的一件大事。
2005年7月,教育部决定,开始实施高校招生阳光工程,确保招生信息公开,力求高校招生公平公正,坚决遏制违规录取行为。
高考结束后,几位颇有名气的大学校长坐在一起闲聊。谈及高招录取工作,他们不约而同地表示:今年,很轻松。由于“阳光工程”的实施,高校的录取工作全部置于社会监督之下,以往屡禁不绝的“递条子”如今不好使了。这些校长免去了掂人情看脸色的负担,心里当然轻松。
社会监督渠道的畅达确保了“阳光工程”的实施。海南考生李洋因曝出“高考移民”身份,无缘心仪已久的清华大学,其他近30名考生因同样原因在高考中“落马”。不论人们发出什么样的议论,但有一点是不可忽视的:高考拒绝小动作!既然高考存在,既然高考含有选拔的意义,那么,就让它不断地趋向公平、公正吧。
7月下旬,教育部派出专项督察组,赴全国各地检查“阳光工程”实施情况。省招办、高校录取现场、相关资料及数据都在督察组检查之列。督察组的目的是“切实维护招生工作的公平、公正和良好秩序。”
在相对公平的前提下,部分高校招生改革步伐加快。多年参与北大招生工作的夏文斌老师说,近年来,北大高招录取除了采取按分数从高到低“大排队”以外,自主招生的人数也已经占到一定的比例。他所在的招生组,每年可以招入5、6个考分略低但特长突出的学生。在山东师范大学,52名通过自主招生方式入校的新生正在军训。招生办主任周军伟表示,这次自主招生透明度高,各环节有章可循,学生质量可以保证。尽管在各高校自主招生的比例还不是很大,但其积极意义不可低估。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1997年,我国招生人数是108万人,2002年为320万人,今年将达475万人。中国高教大步走进大众化阶段,如何实现大众教育与精英教育的双重需求?这个问题已不容回避。
涌动多年的扩招潮在去年开始趋于缓和,今年进一步走向稳定。教育部部长周济表示,今后扩招数额将主要由民办高校和二级学院实现,公办高校将走上重质量重内涵的发展道路。在部分高校继续扩招的同时,一批高校在招生数量上有所控制,几所著名高校还明确提出研究生不再扩招。规模、质量、效益,不同的高校做出不同的选择,不同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模式开始呈现出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建设个性化的大学、选择个性化的教育。
仲夏时节,满目皆绿,高校招生“绿色通道”工作也进入了紧锣密鼓的实施阶段。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已初步建立起包括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助学奖学金、困难补助、学费减免、“绿色通道”等政策的国家助学体系。被录取的贫困学生一律可以通过“绿色通道”,先入学,再受到相应的资助。教育部要求,每位学生在接到录取通知书时,必须同时接到学校资助政策的有关材料,没有与通知书一同寄出的,学校必须补寄。
成就巨大。但是,对高考,对教育,我们仍不能停止思考。
不断推进素质教育,不断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不断推进教育公平。13亿人口,托举着2.4亿在校学生――中国教育发展有目共睹
6月24日,北京市公布了今年的高考成绩,由于理科有并列,今年北京文理科共产生了3名品学兼优、全面发展的“状元”,而且有趣的是三位都是女孩,其中田禾最受人瞩目,因为她来自只是区重点的东直门中学。更让人们感兴趣的是,田禾在多个场合的表现,全然打破了人们心目中“状元都是书呆子”的想法――田禾喜欢古典音乐,喜欢网球,通读中外历史。
田禾表面不张扬,但内心热情,热衷于学校的各项活动。从初一到高三,她有5年半的时间在校住宿,学校规定的每晚10点前睡觉让她养成了早睡的习惯,同时,也让她学会如何在学习上讲求效率。她没有在学校外面上过补习班,没有做过课外的作业。
去年,从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走出的另一名高考状元汪晗也是如此:兴趣广泛,非常自信,善于与人交流。
北京东直门中学校长尚金华一语道破天机:田禾的成功虽然最后的表现形式落实在分数上,但实质上是整体素质提升的一个结果。
据他介绍,田禾这一届学生是北京实行小升初电脑派位以来的第二年,收进的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学校提出因材施教,后来又提出“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做学问,学会自我发展”的基本理念,并在课程上进行了改革,力图让学生们得到全面、综合、和谐的发展。
如果说在田禾的身上体现着我国正在大力推行的素质教育的成果,那么在甘肃省的张鹄身上则体现了我国教育在均衡化上所做的努力。
7月16日,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一中毕业生张鹄被清华大学录取。在今年的高考中,他得到683分,列张掖市理科总分第三名。
散布于张掖市周围的中小学教学条件根本无法与大中城市相比。但是,从2003年起开始实施的“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改变了这里的教育状况。记者走进甘肃临泽县平川镇中学时,一位地理教师正指着计算机屏幕给学生们讲“世界地理”,遥远的澳大利亚被拉近到中国西部农村孩子们的面前。2007年以前,中央和地方政府将投入100亿元,使这项工程覆盖我国西部广大农村,受益学生将达到1亿6千万人。
远程教育是中国教育工作者力图改变农村中小学教育状况、提高教育质量的一种努力。国务委员陈至立认为,它是“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的有效途径”。这种教育方式不仅给边远地区输送了优质教育资源,更为当地师生开阔了眼界,让他们的教育理念有了极大的变化。近年来的高考中,不少农村孩子取得了非常优异的成绩。
在我国教育基本实现“普九”和“两基”之后,教育质量正在引起更广泛的人群的关注。不仅仅满足于有书可念的人们有着越来越强烈的要求: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质量与公平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教育公平首先体现在优质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均衡化发展。在这个方面,仍存在着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北京市教育工委书记朱善璐坦言,仅北京市的学校,差距就非常大,如果以天安门广场为中心,向东西南北各走出100公里,你就会看到各种不同的情况,“全国有的,北京都有。”
教育部门正在大力促进教育均衡化发展。早在上世纪90年代,北京市就已经开始改进基础薄弱校,千方百计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和贫困家庭子女提供比较好的教育资源。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式发展。建设世界一流高校、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扫除农村青壮年文盲、高校扩招、推进素质教育――这一切,都在高考中得到了相应的体现。特别是今年职业教育招生渐“火”,为更多的考生提供“上大学”以外的选择,这不仅使中国教育体系更为完备,也完全符合“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教育宗旨。
高考滑坡县领导就要道歉吗?高考高分获重奖该不该缴税?这些孩子为什么选择“复读”?上上下下都在关注:高考改革已经设立时间表
高考显现出的最大问题就是全社会的过度关注。
山西某县因今年高考成绩滑坡,县委以常委会的名义在县电视台发出通告,向全县人民道歉。有关领导认为,高考滑坡“是教育面临的矛盾和问题的总爆发”,县中学领导全部被停职。
与风光无限的“中榜”考生们不同,高考后出现的一支复读大军则显得沉默得多,但这些沉默中也不乏令人担忧的成分。据北京某培训学校的校长介绍,高考成绩公布当天即有人前来报名复读,复读生中近一半学生高考成绩超过本科录取分数线。有人称,复读生挤上了清华、北大的“独木桥”。
这些看似不相关的事情,讲述着同一条信息:高考太重要了,只要出色地完成了高考,人生便可“毕其功于一役”。
事实是这样吗?
某高校近日作出决定,将一位曾被誉为神童的大四学生“责令退学”,该生14岁上大学,生活能力、交流能力都很差,导致影响其学业和生活的正常发展;某市今年的高考状元不会换乘公交车,不会系鞋带,也不会洗衣服,以至接到录取通知书后,家长忙着对他进行“生活能力培训”。类似的例子可以举出很多。
如此考出来的学生,或者说,只能一心一意对付这种考试的学生有什么用?
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王仰麟表示,北大招研究生,特别注重学生的研究能力、实践能力和发展潜力。这些能力,应该从本科阶段、中学阶段、甚至小学阶段开始培养。特别是在实践中培养。
党和国家领导人一贯重视实践在教育中的意义。近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就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一定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重视这项工作,总结成功经验,完善政策措施,健全工作机制,引导和鼓励更多的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到基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磨练意志,增长才干,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受到教育资源的限制,高考必将担负着人才选拔的任务,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存在。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在人的个性化选择越来越得到尊重的条件下,在职业教育、民办教育不断壮大的社会环境中,高考将成为人们的选择之一,逐步走向正常化。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主任赵平在加拿大讲学时问周围的学生:“大学毕业后,你们会选择什么职业?”“修车。”“去作一名幼儿园教师。”他们的回答让赵平很有感触,如果高等教育成为人的正常的需要,而不是谋生、晋升的必由之路,我们的教育、我们的社会都会轻松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