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追溯千年湖湘学本源

2005-08-0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禹爱华 我有话说

作为湖湘文化精神内核的湖湘学,发轫于南宋初年,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在众多的湖湘学专著中,湖南科技大学谭长富、康咏秋两位学者的新著《千年湖湘学探源》颇有新意。作者以缜密的思维、详实的材料、清新

的语言对长达1000多年的湖湘学发展历程作出了全新的逻辑建构。这部专著已远远超出了一般意义上“罅漏补缺”的范畴,堪称湖湘学与湖湘文化研究的突破性成果。

千年湖湘学起源于湖南湘潭的隐山,其创始人为宋代大理学家胡安国,他把毕生的精力放在治学和授徒上,并于南宋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携其全家由湖北荆门迁至湖南湘潭的隐山,与季子胡宏在传授二程(程颐、程颢)学说的基础上,开创了理学新派――湖湘学派,该著以大量的事实证实了隐山才是湖湘学的发祥之地。

湖湘学派具有严格的学理意义、鲜明的学术个性和学术传统的理学派别,它与以朱熹为代表的“闽学”、以陆象山为代表的“江西之学”和以吕祖谦为代表的“婺学”并列为南宋四大理学学派。湖湘学在其继承与发展的过程中,与湖南特立独行的民性相融合,便成为具有全国性影响的地域文化――湖湘文化。是什么原因使我国儒学发展的第三个阶段恰好出现于山河破碎、偏安一隅的南宋王朝,而其中的湖湘学竟然崛起于唐宋以前文化相对落后的湖南?本书对此进行了详尽的分析与阐述。著者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论述了湖湘学孕育成长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原因,揭示了湖湘文化形成的历史必然性。在这里,学术研究上的“知人论世”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对湖湘学派所进行的学理研究,全方位地揭示了它的内涵,显示了著者理论上的造诣。例如在《湖湘学派的理论体系》的第一节在剖析湖湘学派理学思想的哲学基础为“性本论”时,首先指出“性本论”在保持了儒家以人为本位的特点的基础上,已上升为对宇宙本体的认识;接着又分析了胡宏与张?二人“性本论”思想的差异;继而就湖湘学派的“性本论”与程朱理学的“理学论”、陆象山王阳明的“心本论”进行异同比较,得出“性本论”哲学在人性问题上具有“人性平等”的内在观念;在“天理、人欲”问题上强调天理人欲同体,“从而肯定人欲的某种合理性”;在“道”的问题上“某些方面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唯物主义倾向”。最后又从哲学体系上进行总结,得出它是理学客观唯心主义向理学主观唯心主义的一种过渡或转折形态。多角度、多层次的辨析,反映了著者在学术研究上“钻坚求通、钩深取极”的认真态度,这样的论述在其它章节中也随处可见,体现两位研究者在理论上深厚的学养。

对于传承千年的湖湘学和湖湘文化,辩证地认识它的积极意义和不足之处,本书在这个方面做了很好的工作,有很多可圈可点的地方。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对湖湘学与湖湘民风、湘人特性相互浸润、相互影响下所形成的湖湘文化在今天的历史局限,用了很大的篇幅进行深刻的剖析,详尽地分析了湖湘文化固守道统,封闭保守,缺乏创新精神;过于浓厚的民族情结,拒绝外来新生事物,缺乏开放精神;重农轻商,重义轻利,局限了自然科学和工商经济人才的成长;自信自负,骄矜虚狂,易于脱离实际、超越现实而遭遇重大的挫折与失败等特点,从而对人才辈出、在中国历史尤其是近代和现代史发展中有着卓越贡献的湖南,为什么时下的经济与综合文化水准与实力会比沿海省份都低的原因,作出了文化学的诠释,更表现出这部学术专著非同一般的现实认识意义。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