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孤独与共鸣

2005-08-0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贺兴安 我有话说

前一阵,钢琴家傅聪来北京演奏时,电视台“东方时空”有一席采访。傅聪说,艺术家、音乐家、钢琴家是“孤独”的。

“孤独”一词,现在接受起来,不十分困难。但是,在“政治挂帅”的文化一元化时期,有人会问,大家都“齐心协力”,你孤独什么?至少,得扣你一个“小资”。

傅聪说,艺术家都是孤

独的,伟大的艺术家存在一种伟大的孤独。傅聪并非自我溢美,故作玄妙。当主持人说到世界只有两种人的手指最灵巧:绣花女与钢琴家,傅聪摇头不同意。他说,小提琴家的手指很灵巧,而且直接产生音乐。钢琴家接触的是“机械”的声音,比较“抽象”,他要通过演奏转化为个人的艺术。他还表示“我非常反对把《傅雷家书》看成一种艺术的图腾。”对于书中的许多细节、体验、见识,他显出某种不以为然,他说他记不住,也希望读者不必在意。但是,父亲教给他一种“态度”,对人生、社会、自然、世界应取的“态度”,这“态度”就是“独立思考”。

我以为,用“独立思考”来诠释他说的“孤独”,触及了问题的内核。傅聪先生现年71岁,每天还练琴七八个小时,对于从事音乐“觉得只是17岁”。在他漫长的音乐生涯中,音乐是他永恒追求的一个“谜”,是他的“宗教”。这些,都可以视为他的孤独感的另一种心态和表述。他甚至说他演奏时,根本不考虑听众的接受和反应。北京演奏会上,只是素淡的背景,上面仅有“傅聪钢琴演奏会”的文字符号,没有报幕和解说,一架孤独的钢琴和孤独的演奏者,琴音通达全场听众的心灵。

傅聪在波兰学习过,曾获波兰玛祖卡独奏曲演奏奖。他说,他演奏此曲不是在波兰求师学得的,而是他自己的体察和表现。但是,波兰音乐家和听众听到他的演奏,感到惊异,他以他的解释和再创造,打动了波兰人。

从孤独抵达共享共鸣,也只有通过独自追求、那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自我奉献,才能丰富和充实,共享共鸣。艺术一旦强调“楷模”、“样板”和“标准件”,就会走入绝境。

最近涌现了一名新的民歌手,叫阿宝。演出时,他扎着白头巾,一身农民装束,摇头晃脑,低头弯腰,只求发声,不讲形体,把陕北黄土梁峁高亢悠长的风情全唱出来了。他的全部自我设计和表演,肯定不为音乐学院派所称道,却又丰富了、繁荣了中国和世界的声乐艺术。

艺术家这种孤独的特立独行,同科学家的学术探索,有许多相通之处。他们与时俗常常格格不入,显出同常理常法的独自乖戾。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曾说:“最好的学生,是不听教授话的学生。”爱因斯坦上大学时,觉得课堂笔记是“一堆垃圾”,“每考完一次试,就会难受半年”,教授们不满意他,反对留任他做教师。然而,他独自苦心钻研,终于成就辉煌卓著。爱因斯坦爱弹钢琴,有时记下一点东西。有一次他弹琴后即上楼去,告诉家人不要打扰他,在楼上闭门工作了两个星期,发明了“相对论”。

由孤独走向共鸣共享,达到共建精神文明,一切巨人创造家、发明家又各有不同。艺术同科学也各有特点。艺术杰作不像科学发明可以借助实验,可以验证。鲁迅《野草集》的一篇《雪》,王蒙的解释就同冯雪峰不同。艺术共鸣中,存在许多想像的巨大空间和细微差异。这些,不必急,留着。但,这一切不是影响而是促成我们对艺术家、科学家的孤独行事、独辟蹊径,要去理解,要去尊重。而且,只有这种理解与尊重,才能催生更伟大的科学与艺术。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