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梁若冰通讯员张大伟)学生最盼望的暑假终于来了,他们拥有了更多的课外时间供自己支配。对于经济较发达地区来说,等待孩子们的将是丰富精彩的暑期生活,但西部一些贫困地区的孩子则没有那么幸运了。据统计,我国目前有近1亿的中小学生生活在贫困地区,许多学生交不起学费,买不起课本
面对这种情况,季羡林、王蒙、张锲、铁凝等55位作家,在去年5月联合向全国作家和文学爱好者发起了捐助西部等贫困地区建立“育才图书室”的倡议,并得到了文学界和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最后终于促成了中华文学基金会“育才图书室工程”,并开始广泛接受社会各界的捐赠。到目前为止,共有上百位作家捐款,上千位作家捐书,而社会各界捐书数千人、捐款超过700万元。
中华文学基金会在收到捐赠之后,多次赶赴西部,足迹遍布云贵山区、黄土高原,从甘肃天水一直来到了大别山下,将书籍、钱款交到了西部贫困地区,让孩子们尽快有书可读,为他们创造了成长的必要条件。
今年6月,中华文学基金会带领一批作家和艺术家又一次踏上了旅途,这一次他们给内蒙古自治区北部的四子王旗、大青山区的武川县,中部的正镶白旗,南部的乌兰察布市,东部的华德县的72所中小学校带去了81139册图书、168台电脑、一台彩电、外置DVD光驱教学用机盒19台,总价值两百多万元。但当作家和艺术家们听说一个牧民的孩子每天省下一个鸡蛋去换钱,只是为了买本5块钱的课外书、有的孩子为了买书去捡破烂、一个男孩更是为丢了一本新买的书而难过得一夜没睡着时,他们觉得自己做得还很不够。为此,中华文学基金会将于今年8月赶赴西藏,9月去宁夏,10月走山西,去给那些边远地区渴望读书的孩子们带去他们企盼已久的书籍,相信通过“育才图书室”工程,更多的孩子将有书可读,有能力去实现自己的理想,正如一个拿到书的孩子说的那样:“有了这些书,我就有可能实现上清华大学的梦想了。”
西部孩子们闭塞的生活和艰苦的学习条件,每次都对随行的作家、艺术家和社会各界人士有着不小的震惊和感动,也让随行人员充分感受到中国作协中华文学基金会“育才图书室工程”的必要性以及工程自身的艰巨性,作为一项民间公益事业,这不仅是中华文学基金会应当做的,更是需要全社会的努力才能完成的一项“育才”工程,需要一代代人的责任心和不懈的探索才能完成的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