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乡土社会的经济学影子

2005-08-09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田学斌 我有话说

我有一个梦,就是想象一种“有意思”的经济学。现在的经济学,大多数已经变成没有多少意思的东西了。说没意思,不是批评经济学的数学化、模型化和模式化(八股化),而是研究的主题缺乏趣味,研究的方法千篇一律。回味假日的一段经历,写“梦”成文,以博方家一笑。

事情是这样的:假日里,偕妻子和刚满周岁的儿子

,回了一趟农村老家。这是儿子出生后,第一次回老家。依我的经验,猜想必定又是一个惊动众亲戚朋友的“大事件”。果不其然。刚到家,妹妹就带着孩子来了;邻居奶奶、婶子们也来了;我的童年伙伴也到我家汇合,晚上是要有一场酒喝才行的。第二天上午,亲戚们来了五六拨,每次都有五六家人来,且都是女性。说“家”不说“个”,是因为她们来看我们一家,是代表一个家庭来的,而不是个人的行为,实际上应当看作家庭这一经济组织的代表。

儿子第一次回老家,亲戚朋友既然那么多人家都来“看”,就是补满月时的那份礼。那么,见儿子第一面要多少钱呢?其实,这个问题应当反过来问我妈:人家的儿子、孙子出生时,咱家“看”人家出的什么礼?何出此言?答曰:礼尚往来。我在外地工作生活,亲戚朋友的礼当然都是家里出,我的儿子是家里惟一的孙子。这次回来,人家一定要来还礼的。

礼是乡土社会乃至中华社会的根本交往手段,礼的要义是往来互通,对等交易。有人不同意这是一种交易,认为低看了饱含温馨与互助的人际关系。这不对。考究历史会发现,交往包含着强烈的利益导向。没有利害关系的交往不容易找到,更谈不上持久。在农村,因为社会流动性差,人与人的关系一生下来就大体确定了,然后通过生产合作和生活交往(如婚丧嫁娶)建立新的关系,最后形成一个波纹状的关系网。

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恨,也没有无缘无故的交往。不论是人际关系的疏远还是紧密,不论人际关系的纽带是血缘、乡缘和地缘,还是经济往来、货币交易,内里都是由经济或非经济的利益关系构成。没了彼此需要的内核,交往会萎缩乃至崩溃。

既然是人际往来,就必然遵循一定的潜在规则:你送人家多少,人家还多少,一般没有例外。不过,礼也有一定变化。这变化就是因为关系的远近、是否对别人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即能否为人办事)而改变。不是向下变化,而是向上调整。因为有你出礼在先,还礼当然不能低于这个标准。如果有人忘记了,或者故意“还”少了,那就表明一种不满意的态度,关系往往僵化。

入乡随俗。来看儿子的亲戚朋友们带的礼物各有不同。看小孩通常送钱和鸡蛋。看病人等常见的人情往来都把鸡蛋作为礼物,送钱的并不多见。鸡蛋大多是买来的,很少有人养鸡了。这反映着农村随礼的特点:讲究实用和方便,关键是价钱不高、物量显得多,提在手里沉甸甸的,象征着情谊的分量。

分量和金钱就是情谊的衡量。关系远近不同,礼物的分量和所费金钱是不同的。时至今日,老家的随礼并不重,多在10元以内。礼往较多,礼物不能太重,太重了就容易发生支付困难。这应当和收入有关,也和长期形成的行为习惯有关。一种是童年好友。彼此交往多,关系好,我们回家的当天晚上,他们每人就送了20元。第二天他们的妻子带着孩子来,又随了5元的礼,是超额的情谊了。他们的孩子出生后,我都没去看过,母亲去的,也只有5元的礼。这种礼物的变化含着一种另眼相看的重视,当然我也不能忘了找机会“还”礼。一种是家族里的近亲。像堂叔伯那样的家族成员,一般是5元。一种是家族里的远亲。关系好的5元,关系一般的2元,再加上3斤或5斤鸡蛋。一种是邻居朋友。来往多的几个邻居为5元,一般的邻居就只有2元和1元,没有鸡蛋。在礼物里,还有一张50元的大钞,那是妹妹家里的小姑送的,她在县城工作,礼随高一点才体面。如此一来,我们就会发现,礼分等,情份清,礼物轻重就是关系远近的度量,清清楚楚。

详细列举这些,不是我多么看重那些礼物的轻重,而是想从这些礼物的轻重中发现隐藏其后的东西,也在实证上对经济学解释人的行为增加点信心。

农村人际交往,利益是暗含其中的。人家帮你干活出力,你要请人吃饭喝酒,还要领情,脑子里要记上这笔账,想着下次找机会“还”。如果你忘了,就会惹起交往断裂的麻烦,要接续上这个关系,还要付出更多的代价。这次“看”儿子,我的哥们里就有这样一件事。

我的几个伙伴里,有一位30多岁了,经济不宽裕,还没有找下对象,自然就不能把自己看别人小孩的礼物“找”回来,随礼的积极性可想而知。但碍于其他哥们的情面,也凑份子出了20元的礼。母亲就问他:“你家里困难,还出那么重的礼干啥?”他回答说:“没办法,有领导。”意思是说大家都出,他不出不好看。后来我和母亲商量,决定想办法把他出的20元钱“还”给他。

还礼的方式有讲究。当然不能再把钱原封不动地还给人家,只能变个方式。我就到商店里买了一双质量较好的拖鞋,花了8元,又拎上亲戚送的一袋5斤的鸡蛋,晚上送到他家里,跟他聊聊天。第二天再见到他,看得出他很高兴,又帮着家里来回跑。

按照经济学的理论,可能认为这种方式不经济,为什么不直接还钱给人家(那样他想买什么就买什么,可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反而冒着出力不讨好的风险替人家买东西?是的,我们送拖鞋给人家,是因为母亲发现他的拖鞋不好,但到家里一看,人家不缺拖鞋。我们似乎错了。其实不然。即使送拖鞋错了,也并不表明还钱最合适。原因明显,不必饶舌了吧?

从这次带妻儿回家的经验看,乡土社会的变化说大也大:村里的路面干净整洁,路旁新种下的树充满活力,人们的收入和消费水平提高了;说小也小:大家的行为方式还很传统,不能放弃传统的消费模式,礼尚往来还没变,“礼物+人情”的生活方式也没有变。在当前分工水平不够高、市场发育不够充分的乡村社会,断不能把畅行于都市的市场化的人际交往方式进行简单的移植嫁接。这验证和说明了一个浅显而往往被人忽视的道理,即世界上没有普适的通用制度,只有依据各自的国情,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渐进式革新,才能得到公众的认同,革新才能继续,预期目标才有可能实现。当然,无论采行何种制度模式,人们行为的背后,一样遵循着交往经济学的逻辑。(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