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音乐学院的教师,成年累月与莫扎特、贝多芬、李斯特、肖邦、施特劳斯等等这些西方音乐大师的作品为伴。当他们创作的优美乐曲从我和我的学生指间流泻出来的时候,当我们一次次讨论那些乐曲在思想、情感、技艺上所达到的深远境界时,我常常想到,引导我如此接近这些音乐大师和音乐瑰宝的,不是别的,正是中国民歌
我的故乡是陕西。从小,大西北那高亢、火辣、激情的信天游以及唱遍大江南北的中国民歌给了我最初的音乐启蒙和太多的滋养。我第一次被音乐感动得流泪是听西北民歌《蓝花花》和《走西口》。从那以后我渐渐懂得了,我们的祖先在劳动中第一次发出“吭哟吭哟”的呼喊声,从最初的劳动号子到五千年来生生不息、激浪千叠、传唱至今的民歌,是中华民族最真切伟大的命运咏叹调,是中华文化最丰富最直接的起源之一,是中华艺术最悠久最美丽的瑰宝之一。作为中华民族的传人和后人,我们必须懂得如何珍视传统民族音乐、包括中国民歌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20世纪80年代以后,在“文革”十年浩劫造成的音乐荒漠上,中国民歌与传统的革命音乐文化一起,曾出现过短暂的“回归”式的辉煌。但是,随着改革开放时代的到来,“革命”或者说“颠覆”就是不可避免的。从邓丽君抒情歌曲引发的第一次浪潮迅速蔓延全国开始,此后西方古典音乐、现代音乐及通俗音乐,包括来自世界和亚洲各国各地区的音乐文化此伏彼起,潮水般涌入中国,然后又带来中国音乐的种种“革命”和“变异”。回首这段激动人心而又变化万千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一个奇怪的悖论现象,那就是:新时期以来的音乐发展主要是以日益“大众化”、“通俗化”为指向的,但是,在中华大地上最为“大众化”、“通俗化”的中国民歌却受到广泛的冷落并被淹没在绚丽多彩而又变幻无休的音乐浪潮特别是音乐“大众快餐”中。
作为古老的中华音乐文化的瑰宝,我们的民歌是不应当被遗忘的。面对全球化时代,民族传统文化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特别是西方强势文化的挤压,是不可避免的。民族文化要想赢得自己的尊严与光荣,必须“重整装备”,正面迎战。因此,我们对新世纪中国新民歌的走向应当给出理性的选择。港澳地区的学校相对较为重视民歌方面的教育,而内地的年轻人则很少有机会聆听到这些代表民族文化根源的原野之声。热爱、重视的前提是接触和了解,因此,内地需要加强这方面的演出。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看来,中国西部黄河流域的原生态民歌所特有的那种高亢低徊、苍凉悠远、沁入心肺、情深至骨,是世界其他民族所没有的,也是中原和南方少见的。
像我们陕西的民歌,其实是最有代表性的,那些保存在延安、安塞、河曲古渡等地的原生态民歌,那撩人心弦的天籁之美,那民歌背后的命运悲凉都能深深地打动炎黄子孙的心。原汁原味的民歌是中华民族根源文化的一部分,是我们民族的血肉和灵魂,是我们民族历史与文化的活化石。近年来,国外越来越看重中国西部民歌,总有人来采风,很多西部民歌歌王被邀请到国外演出。美国民间音乐“蓝调”有几十种,而我国的民间音乐最丰富,仅青海“花儿”就有120多种。
因此,要以强烈的危机感抢救原生态的中国民歌民乐。在现代化、全球化浪潮的巨大冲击下,正如世界上的许多物种不断被毁灭一样,千百年来以口传身授方式传续于民间的民族音乐、中国民歌民乐的大量原生态珍品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消失在历史风尘之中。这种损失是无可估量的。今天有谁知道,除了杨荫浏、曹安和两位同志抢救下来的《二泉映月》等几首曲子之外,阿炳的过早辞世究竟带走多少旷世音乐珍品,留下多少永远无法填补的历史性空白,这一点想一想就让我们心痛!
再者,要以高度的使命感发掘中国民歌的魅力。大众审美趣味的发展规律总是以“出走、回归”和更高层次的“再出走、再回归”的循环往复方式为基本特征的。全球化的结果除了在全世界造成消费主义领衔主演的惊人相似性和单调感之外(如肯德基、牛仔装、好莱坞等等),别无其他。这种相似性在逐渐失去它的新奇性魅力之后,必然导致审美趣味的“回归”。就长远来说,民族艺术犹如血液奔流在民族脉管之中,其传续性和影响力是无可取代的。中国民歌以其对本土大众血缘般的亲和力,显然具有不可忽视的市场开发潜质。去年到今年,在首都的舞台上,也有多次“原生态民歌”的轰动演出,过去一直没有地位的众多民歌手,如陕北歌王王向荣,山西的阿宝等,也成了星,被许多电视台和演出制作人所追逐。像宝贵的绿色生态食品一样,“原生态民歌”给中国歌坛重新带来它的质朴、本真和打动人心的野生力道。随着人们生活和精神文化水平的提高,吃贯了精细粮食和过度加工精神食品的人们,开始越来越回味野菜的芳香,越来越归璞返真、渴望回归大自然,也许到那时,那些开放在田野里的花朵――信天游、蒙古长调、花儿、爬山调等原生态民歌,才能被更多的观众所喜爱,成为久居都市者必不可少的春风、氧气和自然景观。这是一种可喜的现象。音乐界人士应当借此东风关注和开发中国民歌的艺术魅力,使更多的人了解它的原生态。
要以积极的创新精神推动中国民歌的发展。任何艺术都是不能停滞和封闭的。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生活方式和艺术欣赏趣味。在今天如此丰富多彩的多媒体时代,面对历史性的挑战,我们的民歌无疑要“重整装备”,要以积极的创新精神推动中国民歌走向现代舞台,充分注意用更适合现代人审美情趣的表现方式,从形式到内容对中国民歌进行必要的革新与创造。当然,这种革新与创造只能遵循一个原则,那就是:能够更加鲜明地突出和映衬出中国民歌的民族化艺术特色并有利于当代年轻人接受。如果这种革新和创造是把中国民歌“改造”成洋里洋气或者说不清是土是洋、完全变质了的东西,那是对民歌和民族文化传统的伤害与毁灭。
有丰富的民族性才有世界的多样性。民乐和西乐的关系亦如是,没有很好的民族音乐基础,很难理解西乐中一些深刻的作品。音乐中一些优秀的、真正来自民间的音乐元素是创作一切音乐作品的基础,作为音乐学院的教学不应该厚此薄彼。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艺术学院键盘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