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高水平的教师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在高校几年来连续扩招,规模迅速扩大,师资相对不足的今天,高校尤其是新建本科院校师资队伍的建设就显得尤其重要。
树立正确的观念是做好教学工作的先导。当今社会,高校教师应该主动研究新形势,解决新问题,树立科学的教育观。要深入钻研高等教育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规律,主
教师不仅仅是文化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崇高理想和高尚道德的培育者、学生成才的引路人。因此,师德是其最重要的素质,是其第一智慧,作为教师就应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它的核心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热爱自己的学生。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是教师的工作对象。教师要把学生培养成才,达到教书育人的理想目标,就必须热爱学生、关心学生,了解学生,与学生建立起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当前,在高校中少数教师不愿意当班主任,不愿意深入地做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有的教师只管课内,不管课外;等等。这些问题不同程度的存在,说明我们的师资队伍的思想素质需要进一步提高。
其二,热爱教育事业。对于优秀的教师而言,教育工作不仅是一项个人谋生的职业,更是一项自己一生所从事的神圣而光荣的事业。毋庸讳言,高校还有少数教师缺乏这种意识,缺乏敬业精神,缺乏进取精神,在业务上不能精益求精。因此,要加强对教师的师德教育,增强教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使教师坚持终身学习,做自我完善的教师。
教师的工作是一项高度专业化的工作。一位名叫沃德的美国学者说过,平庸的教师在说教,好的教师在解惑,更好的教师在示范,卓越的教师在启迪。沃德所说的“卓越的教师”,在我们看来,就是精通了教学规律的高素质的专门人才。我国现有的教师队伍中就不乏这样的人才,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一些高校中还有不少教师尚且处于说教的层次。因此,高校应倡导全体教师,特别是新建本科院校的青年教师认真钻研教学艺术,提高教学水平,重点要做好几个转变:
在教学内容上,尽快实现从照本宣科向创新性的转变;在教学方法上,尽快实现从灌输式向启发式、对话式和师生互动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教学手段上,尽快实现从一支粉笔到向粉笔、网络、多媒体多管齐下的转变;在教学组织上,尽快实现从单纯的课内教学到课内课外相结合的转变,促进学生自主性、研究性和创新性学习;在理论和实践教学上从脱节向结合转变,突出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本文作者系湖南科技学院院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