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胡愈之与“孤岛”上的复社

2005-08-1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倪迅 我有话说

记者采访抗战老文化战士了解到,孤岛时期著名的复社最初成立是为了两件特殊的事。

先讲第一件事。

上海沦陷后,一大批爱国知识界人士始终坚持战斗。当时,王任叔在《保卫大上海与伟大的民族个性的创造》一文中写道“为了战略,为了长期抗战的最后的胜利,拿着机关枪、大炮、步枪的中国士兵,

是可以退出上海的,但拿着笔杆,拿着精神武器的文化兵,是决不能从上海撤退的。”

1937年底,胡愈之偶然在美国记者斯诺的住处看到《Red star over China》,这是伦敦戈兰茨公司寄给斯诺的样书。斯诺告诉他,此书原名是《Red star in China》,排字工人将in错排为over,斯诺觉得错得好,英文版正式书名就将错就错,译成中文是《红星照耀中国》。胡愈之向斯诺借了这本真实记录延安见闻的通讯集,内容太吸引人了。他一读完,就在座谈会上介绍给朋友们。他说,国民党封锁苏区,污蔑共产党,使大众不了解苏区、红军。现在国共合作抗日,如果这本书能在上海出版,可以让民众了解真正的共产党。

但最大的难题是出版。这种红色书籍,没有哪家出版社敢出。大家一商量,还是自己办个出版社,复社就这样成立了。社址设在胡愈之家里,成员还有郑振铎、许广平、张宗麟、周建人、王任叔等10多人,张宗麟任总经理。为了抢时间,他们把书拆开,十一二个人同时翻译。全书30万字,不到一个月翻译完毕。书译完了,出版社也有了,可是还没有印书的经费,怎么办?他们想了两个办法,一是复社成员每人捐几十元;再就是向读者发预约券。书定价2.5元,如果用预约券买,只需1元。沦陷后,商务印书馆迁走了。很多印刷工人失业,胡愈之找到熟悉的工人帮忙。在艰难的环境中,不到两个月,完成了翻译、印刷、出版全部工序。中文版还增加了大量英文版没有的照片。

斯诺说,从字面上说,这本书是我写的,可这些故事却是中国革命青年所创造、所写下的。《红星照耀中国》(英文版)是1937年10月在伦敦出的,很快就发行了五版。一位美国历史学家说“《西行漫记》的出版,是中国现代史中的一个大事件”,它“标志着西方了解中国的新纪元”。为了掩护,中文版书名为《西行漫记》。1938年3月第一版印了2000册,很快售空。第二版、第三版,不到一年就印了第四版。仅几个月就轰动海内外,在香港和海外华人集中的地方,出了无数重印本和翻印本。不少进步青年读了这本书,向往延安的自由民主。23岁的华君武就是其中一个。那时他在上海的银行里做小职员,也听到过诬蔑共产党的谣言,后来看了《西行漫记》才恍然大悟。他说,“这本书对我的影响实在太大了,延安的一切令我神往。”1938年夏天,他瞒着母亲,只身投奔延安。

胡愈之(新中国建立之初担任《光明日报》首任总编辑)说,斯诺几十年前写的这本书,始终是许多国家的畅销书,是研究中国问题的首要通俗读物。此书翻译成近20种文字,在全球有亿万读者。

再讲第二件事。

在抗日文化运动中,《鲁迅全集》的出版是一件大事。民族危亡的关头,人们迫切需要精神食粮。鲁迅在当时的中国,特别是在文化界进步人士中享有极高的声望。郭沫若当年在《持久抗战中纪念鲁迅》一文中说“对于恶势力死不妥协,反抗到底的鲁迅精神,可以说,已经成为了我们的民族精神。我们目前的浴血抗战,就是这种精神的表现”,“而这精神在鲁迅著作中是磅礴着的。”蔡元培、宋庆龄发起成立“鲁迅纪念委员会”,在编印启事中说出版《鲁迅全集》目的在扩大鲁迅精神的影响,以唤醒国魂,争取光明。

胡愈之、许广平、郑振铎等人共同筹划由复社来出版。印书资金是个大问题,把《西行漫记》的盈余贴上也远远不够。因为鲁迅深受爱戴,又有茅盾、巴金、沈君儒、陶行之的热心号召,收到来自内地、南洋、美国的很多定金。

那时,上海很多印刷工人敬仰鲁迅,虽然大批工人失业,生活困苦,可一听说出版《鲁迅全集》,他们都很有热情,主动降低收费。百数十名学者文人和工友共同努力,1938年6月15日,在禁出红色书籍的孤岛,仅4个月,600万字、20卷的《鲁迅全集》就出了甲乙丙3种版本,甲种纪念本是布脊烫金,整套装楠木箱。乙种本是红布烫金。文汇报的编者这样写道“抗战爆发,对于鲁迅先生,谁都有更深切的悼念。原是那一支正义的锐利的笔,要是今日还健在,至少也可以胜过数十万雄狮的力量吧。”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