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芸滠)“多数人相信的,就是真理”,“真理越辩越明”,“眼见为实”,“有用即真理”,“真理与谬误仅一步之遥”……在一堂“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上,围绕着怎样理解与掌握真理和实践标准的关系问题,云南师范大学马列部主任陈路教授一上课,就列出了以上命题让学生们讨论。
几分
钟后,学生开始各抒己见、你争我辩,陈路教授则不时地总结并提出新的问题,引导学生们深入思考。一堂原本可能枯燥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课,激发了同学们的思辨热情。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02级本科生杨婧说:“陈老师上课时的课堂氛围互动性强,学生讨论激烈,问题很有深度,这种上课的方式大家很感兴趣,比照本宣科的讲授模式要有吸引力得多。”如何让学生感兴趣并积极参与其中一直是“两课”教学的难点所在,以陈路教授为首的马列部老师们积极探索教学方式的变革。为增强教学效果和提高教学质量,他们采取了专题授课、课堂讨论、课堂辩论、模拟法庭、双语教学、多媒体课件、电子阅卷、网络教学、论文评比等教学方式和方法;组织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撰写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论文,结合云南经济社会发展撰写调查报告并集结出版。通过这些教学方式的革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参与性,增强了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在“两课”教学实践中如何实现教学科研的良性互动,建设一支素质过硬的师资队伍一直是学校关注的焦点。据马列部党支部书记罗文介绍,近几年来,马列部共获准立项课题47项,参与合作课题18项,其中2000年至2005年共获得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立项项目3项;在学术刊物上发表470余篇文章,获得省厅级和校级教学与科研奖95项;在2005年教育部新一轮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教学大纲编写招标项目中,陈路教授和李申文教授成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现代史纲》教育部课题组主要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