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邀嘉宾:
李捷(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
彭训厚(中国军事科学院研
究员、二战专家)
谢春涛(中央党校党史部副主任、博士生导师)
缘起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当下学术界对抗日战争关注的热点之一是: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贡献。今天,本报特别邀请三位专家对这个问题进行探讨。
记者:在对抗日战争的研究中,我国学术界大多数专家认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不仅是中国的,而且一开始就是世界性的,为什么这样说呢?
彭训厚:中国人都知道惨痛的“九・一八”,这个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在1931年,在日本方面是蓄谋已久的,其目的不仅仅是侵略中国,更是要称霸世界。1927年7月25日,日本外相给天皇的那份臭名昭著的“田中奏折”的表述再清楚不过了:“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因此,“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抵抗日寇,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1948年在远东军事法庭上,苏联检察官克伦斯基曾说:“如果我们可以指出一定的日期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这段血腥时期的开端的话,1931年9月18日恐怕是最有根据的”。
李捷: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是世界各反法西斯战场浴血奋战并相互支援与配合的结果。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抗战从中国军民独立抗击日本侵略者开始,发展到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融为一体,始终把日本陆军的大部分部队牢牢牵制在中国战场,给予日军沉重打击。特别是在英美等国对中国抗战还抱观望态度时,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团结御侮、顽强抗战的精神,对唤起世界各国人民的同情心和正义感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可见,中国战场始终是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主要战场,为夺取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作出了巨大历史贡献。所以,我们说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一开始就是世界性的。
记者:从“九・一八”事变到抗战胜利,前后历经了14年。为什么说中国的抗战不仅赢得了对日作战的胜利,而且打乱了德意日法西斯的全球战略计划?
谢春涛:二战期间,中国战场消灭的日寇,占日军伤亡总数的70%以上;牵制的日军,最高时达到94%以上。中国的持久抗战,粉碎和延缓了日本法西斯的“北进”和“南进”战略,打乱了德意日法西斯合围苏联的全球战略计划,有力支援和配合了欧洲战场的苏联卫国战争、亚太战场以及北非地中海战场的反法西斯斗争。
彭训厚:日本侵略苏联的野心由来已久。1936年11月25日,日本与德国在柏林签订了《反共产国际协定》,一年后意大利也加入了这个协定。“柏林-罗马-东京”,德、意、日在重新瓜分世界、反共反苏的共同目标下终于紧密勾结,正式组成一个世界范围的法西斯国家的侵略同盟,这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爆发的一个重要标志。希特勒曾亲口对日本统治者说:“请日本从满州打进西伯利亚。”然而,令人奇怪的是,从1931年“九・一八”到1937年“七・七”事变,6年中,日军“北进”的口号喊得很凶,实际上未敢动手。究其原因,除苏联加强了东线的防务外,最主要、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中国的抗战沉重打击了我国东北境内的日军。东北抗日联军英勇作战,6年间使日军耗资14亿日元,伤亡17.2万余人,致使原计划进攻苏联的日军深陷我国东北,根本无力“北进”向苏联发起进攻。
谢春涛:后来,1941年6月22日,德国大规模进攻苏联后,曾再次要求日本迅速采取联合行动,竭力唆使日本“南进”,以期望它从东方打垮英、法等势力,与其在战略上相互策应。对日本来说,这正是进攻苏联的可乘之机。但此时中国战场正进行百团大战,日军主力被牢牢牵制住。对此,日本访德特使寺内寿一解释说:“中日战争不结束,‘南进’是办不到的。”1940年,日本陆军共有49个师,其中38个陷于侵华战争,占陆军总兵力的78%。的确是中国人民抗战的汪洋大海牵制了日军主力。
记者:为什么说中国独具特色的游击战,为世界其他反法西斯战场提供了宝贵经验?
李捷:在我看来,这正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最重要的历史性贡献。中国是个弱国,怎样才能以弱胜强,积小胜为大胜,并最终达到转弱为强的目的,这是一道难题。在中国人民抗战以前,世界上还没有谁能破解这道难题。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武装力量才从理论上和实践上破解了这个难题。靠什么来以弱胜强呢?这就是抗日游击战争。具体说主要靠这样几条:第一,靠人民战争,这就要实行广泛发动群众、武装群众的全面抗战路线,而不是只靠正规军的片面抗战路线;第二,靠持久战争,既不能搞“速胜论”,也不能消极等待外援,而要打一场全民皆兵的持久战争,使侵华日军深陷中国战场无力自拔,消耗它,拖垮它;第三,靠游击战争。和正规战相比,游击战不上档次,不过瘾,但它的最大优点是能够利用一切有利时机消灭敌人。同时,游击战还能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用土枪土炮结合土办法来消灭敌人。在抗战中创造的地道战、地雷战、破袭战等游击战争的作战样式,不但令日军胆战心惊,而且改写了人类战争的历史纪录,令世人对游击战争的战略作用刮目相看。这些宝贵的经验总结,集中体现在毛泽东的军事名著《抗日游击战争中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战争和战略问题》中。
彭训厚:中国抗战独具特色的游击战理论和卓有成效的斗争实践,丰富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理论宝库,并为世界其他反法西斯战场树立了以弱胜强的光辉榜样。中国一些有关革命战争的著作被译成外文,游击战的英勇事迹和经验教训也被介绍给外国人民,还为盟军培训了游击战骨干。
李捷:二战期间,游击战在被法西斯占领的国家和地区如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等广泛展开,这充分说明游击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战略意义。我们今天仍要珍视这笔宝贵财富。
记者:我注意到许多学者强调,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贡献,还体现在中国辽阔的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后方,为什么这样说呢?
谢春涛:尽管中国经济比较落后,但在抗战中,中国辽阔的战场始终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后方,为盟军提供了大量战略物资、重要基地和作战情报,直接支援与配合了盟军的反法西斯斗争。从1942年4月起,中国先后为盟国提供了昆明、成都、桂林、柳州、衡阳等10多个机场。盟国的飞机用来轰炸沿海日军船只、东京及其附近战略目标,从而使日本通往南太平洋的海上运输线和本土均受到重型轰炸机的空袭,直接支援了美军在太平洋战场上的对日作战。
彭训厚:1941年6月,德国突袭苏联前夕,中国向苏军统帅部大本营提供了精确无误的重要战略情报。给苏联提供了4.5亿美元的农、矿产品;给美国提供7.4785亿美元的桐油、锡矿和钨矿等;给英国提供1.148亿多英镑的农、矿产品,直接支援、配合了盟军的反法西斯斗争。东江纵队从日军虎口营救盟军101人。在与美国的军事合作中,中共首先满足了美方提出的积极配合其对日军事斗争的请求。积极营救了70多名美国飞行员,其中包括后来曾任美国总统的吉米・卡特。中国还派出远征军,直接参加了缅印对日作战,为亚太地区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最后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此外,中国还对建立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作出了积极贡献,中国也因此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