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在南国水乡,对于山水文化,有一种本能的向往。
当我还在读中学的时候,就知道中国有九大名楼:黄鹤楼、岳阳楼、烟雨楼、镇海楼、鹳雀楼、太白楼、大观楼、望江楼、甲秀楼。而甲秀楼的“科甲挺秀”立楼之意,更是令我情有独钟。从那时起,甲秀楼古老的风韵就飘逸在我的心头。
其实,更令我心
五百年稳占鳌矶,独撑天宇,让我一层更上,眼界开拓。看东枕衡湘,西襟滇诏,南屏粤峤,北带巴夔,迢递关河。喜雄跨两游,支持岩疆半壁。应识马乃碉隳,乌蒙箐扫,艰难缔造,装点成锦绣湖山。漫云筑国偏荒,莫与神州争胜概。
数千仞高踞牛渚,永镇边隅,问谁双柱重镌,颓波挽住。想秦通?道,汉置??,唐定矩州,宋封罗甸,凄迷风雨。叹名流几辈,留得旧迹多端。对此象岭霞生,螺峰云涌,缓步登临,领略些画阁烟景。恍觉蓬莱咫尺,拟邀仙侣话游踪。
上联以综述的手法描绘了甲秀楼所处的地理环境,抒发了对楼宇磅礴之势的赞美,对筑楼所付出艰辛的感叹。下联追数历史,敬怀先贤,咏物言志,表达了对甲秀楼上留下人生踪迹的珍惜,对生活与生命的热爱。
这些年,我曾几度涉足贵阳,与甲秀楼近在咫尺,却因来去匆匆,总无一面之缘。今年初夏时节,重来夜郎古国,暖风丽日,碧空如拭,正值旅游的黄金的佳期,又有当地友人伴导,我终于实现了登上甲秀楼的宿愿。
来到楼下,抬头仰望,果然不同凡响!只见它顶头立地,睥睨苍穹,一副舍我其谁的气慨。楼高207米,台基高22米,总高229米,三层三檐四角攒尖顶,飞甍翘角,石柱托檐,雕栏环护,屹立江流。当地友人介绍,甲秀楼始建于明朝万历二十六年,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楼为贵州巡抚江东之所建,目的是“以培风气”。楼下筑有石台,回澜潴泽,台作“奋鳌状”,即“鳌矶石”。江东之离任8年后,甲秀楼改成三层楼阁,续修石桥五洞,连接南明河两岸,名为“江公堤”,即后称之浮玉桥。清朝桥成九孔,民国时修公路占去两孔,现为七孔石桥。甲秀楼建成后,筑城添美景,人文蔚起,向学之风日盛,以培风气的初衷实现了。
世上的山川人事,常常有“盛名之下,其实难副”之弊。甲秀楼景区,却比人们所说的还要美丽。凭窗远眺,满目胜景,只见浮玉桥如白玉浮波,贯通南北两岸。桥上有涵碧潭,水深清澈可鉴人影。楼前不远处的南明河中,据说旧时有芳杜洲,盛产香附,时有沙鸥来洲小憩。极目远眺,远山含翠,近水泛绿,霁虹桥就在前方。河上渔舟撒网,与杭州西湖媲美,感到毫不逊色。
甲秀楼是一种文明的象征,黔文化的载体,引无数文人墨客争相咏叹抒怀。自明代以来,咏楼的赋、诗、词、楹联不绝如缕,楼以景美醉人,人以诗好传楼名。袁枚《随园诗话》载有鄂尔泰《甲秀楼》诗云:“鳌矶湾下柳毵,芳杜洲前小驻骖。更上层楼瞰流水,虹桥风景似江南”。因此,数百年间甲秀楼多次毁坏、重修,历尽沧桑,但人们始终没有割断对传统、对文明的认同。明末天启元年初毁,总督朱燮元重建,更名“来凤阁”。再毁,清康熙二十八年贵州巡抚田雯重建,有碑记。后又毁坏,乾隆四十一年巡抚斐宗锡重修。直至1994年,在浮玉桥北头修建石木结构、造型典雅的“城南胜迹”牌楼,甲秀楼及甲秀楼景区以黔中瑰宝呈现游人眼前。
啊,玲珑剔透、清秀美丽的甲秀楼,你经历了四百多年的风雨沧桑,见证了黔中多少悲欢离合,承载了多少丰厚的思想、理念和底蕴……难怪,不同年龄、性别,不同籍贯、职业,不同民族、国家的人们,都赶来这里游历。年年月月、四季更替,一批批人走了,一拨拨人又来了,因为你以特有魅力深深地吸引着他们。凡来过这里的人们,都能从不同的角度,找到积极向上的启示。有人从其筑楼的初衷,窥见华夏文明的源远流长;有人从“喜雄跨两游,支持岩疆半壁”的楼宇风格,惊叹黄帝子民的智慧刚强;有人从陈列的书画瑰宝,记取千秋志士的崇高理想;有人从各族游客的悠然往返,幸感盛世的和谐团结……
我登临甲秀楼的最高处,时值初夏,映入眼帘的那灌满了生命浆液的各种树木,一片生机盎然。我的思绪随着灿烂的阳光、欢笑的人声、和悦的春风飞向远方,似乎看到了残阳如血的娄山关,看到了奔腾不息的赤水河,看到了别具风格的苗族村寨,看到了夜郎古国先民的艰难跋涉。
汽笛打住了我纷飞的情思,哦!一切都换了人间,甲秀楼也走进了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