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处处是青山与溪流的卧龙与大熊猫亲近,无论对谁都将会是一次难忘的经历。但是,如果放弃在美国的舒适生活,二十年来身处深山老林,不分昼夜地伺候大熊猫,则是一件常人很难做到的事情。而共产党员张和民就是这样二十年如一日,带领同事们攻克了大熊猫“发情难、配种受孕难和育幼成活难”等三大难关,创造出大熊猫
“我爱的大熊猫在卧龙”
1983年毕业于四川大学生物系的张和民,怀着对大熊猫的无限向往,毅然放弃了在大城市工作的机会,主动申请到条件十分艰苦的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境内的卧龙自然保护区工作。
刚到卧龙的张和民放弃了在研究中心实验室工作的机会,背上简单的行李去了海拔2500多米的荒无人烟的“五一棚”大熊猫野外生态观察站工作。在那里,阴冷潮湿的夏天不断有蚂蟥、草虱的叮咬,还要防备神出鬼没的毒蛇;数九寒天里,没膝的积雪迈不开步,四面透风的棚子叫人彻夜难眠。但是,哪里有大熊猫活动,哪里就会留下张和民坚定的足迹。
1984年严冬的一天,已经在竹林中穿行了2天的张和民,发现了一只不能动弹的大熊猫急需救助,他把自己仅有的一点饼干和水全部喂给了大熊猫;15小时后,救护人员赶到,患病大熊猫得救了,饥寒交迫的他却再也撑不住了,病倒在现场。
经过几年的研究,他和同事们完成了对大熊猫个体生态、种群分布和大熊猫主食竹类以及当地居民经济状况的详尽调查,获取了野外大熊猫的食性、行为等第一手科学资料,为大熊猫研究作出了突出贡献。
1987年,张和民被公派到美国爱达荷大学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攻读硕士学位。因为他在大熊猫研究领域所取得的出色的成就,国外的一些科研机构以各种形式纷纷挽留他。面对丰厚的待遇和“绿卡”诱惑,他选择回到祖国,继续到卧龙进行大熊猫科研工作。他说:“我爱的大熊猫在卧龙”。
“大熊猫是我生命中永远的动力”
世界公认的圈养大熊猫繁育力低下的原因,主要是“发情难”、“配种受孕难”和“育幼成活难”,大熊猫“三难”问题成为了中国乃至世界性的难题。
为了攻克难关,张和民惜时如金,在他的日程表上,没有星期天,没有节假日,很难找到“休息”和“空闲”的字眼;在大熊猫发情、产仔、育幼季节,他不分昼夜坚守在大熊猫饲养场;家虽很近却常不回家。有一次,他的腿被大熊猫咬伤,伤势很严重,领导让他在家休息,他却忍着剧痛,让别人搀扶着到大熊猫饲养场指导大熊猫繁殖研究工作。
张和民发现,原有的一些圈养大熊猫的观念是错误的。比如,大熊猫一直被认为是孤独性动物,因此都把大熊猫单独关在笼子里,造成大熊猫心情郁闷,不发情。大熊猫也一直被认为只吃竹子,从不给其它食物,造成大熊猫体质差。
张和民带领科研人员经过长达13年的艰苦研究,终于全面、系统地攻克了“三难”问题。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从1991年至2004年人工繁殖了大熊猫48胎72仔,成活59仔,在受孕率、产仔只数和幼仔成活率等方面均居世界领先水平,圈养种群迅速增长至81只,成为了目前世界最大的大熊猫圈养种群。
有人问张和民,“你为什么能长期保持如此旺盛的精力?”他回答说,“大熊猫是我生命中永远的动力!”
“一个为民谋利的好公仆”
几十年坚持在卧龙从事大熊猫保护工作,张和民同志十分清楚当地群众为大熊猫保护事业作出的巨大贡献。在他担任国家林业局卧龙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以来,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当地群众的生活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
卧龙地区山高谷深,交通条件十分落后。张和民同志积极鼓励并参与争取资金,完成了卧龙辖区内114公里公路水泥路面的改造,为当地群众修起了一条致富路。
他带头组织科研人员送科技下乡,鼓励当地群众种植绿色无污染的反季节蔬菜,仅莲花白一个品种在卧龙地区的推广和普及,就使当地农户平均每户每年增加收入150元。
目前,这一保护区内所有的农户都用上了电灯,75%以上的农户用上了电饭煲、洗衣机等家用电器,多余的电还上网销售,年销售收入达到2500余万元。
张和民每年按时将这个保护区的承包管护经费发放到群众手中,全区农村群众每年仅此项收入就可以达到人均180余元。
在张和民的坚持下,卧龙保护区还每年把有限的财政收入全部用于改善区内办学条件、改善基础设施建设上。目前特区已经新建了2所乡(镇)中心小学,改善了1所中学、3所村级小学的危房,添置了急需的教学设备,有效地解决了当地群众子女的就学难问题。此外,张和民还积极筹集资金,改善干部职工的办公和住房条件。
2004年,保护区的农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2074元,明显高于邻近民族县的平均水平,当地少数民族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大熊猫栖息地保护的人文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当地群众都夸他是“一个为民谋利的好公仆”。
20世纪80年代,张和民与同伴一起在海拔2500多米的卧龙五一棚野外观察点工作。
20世纪80年代,张和民(右二)与外国专家在野外工作时的情况。
8月22日,大熊猫专家张和民(右二)与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的工作人员在一起工作。
大熊猫专家张和民在观察熊猫进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