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校友的力量

2005-08-3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张北坪 我有话说

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既需要我们树立具有普遍意义的典范,同时,也须有一些精神上的圣贤。而广大校友所具有的理论基础、实践经验和人生阅历是一笔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以此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素材,可以增强其教育的实效性。

在校学生对校友的认同感强,情感纽带强,校友的先进事迹自然就形成一

种感召。因此,校友事迹就会感染、影响和触动广大学生,并使他们把校友的先进事迹内化为自己学习的强大动力。因为在校友事迹的背后,更多的是一种精神,人格力量等特有的精神风范。

校友事迹紧贴社会,联系实际

校友们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以自己的专业所长服务社会,以不同的方式感知社会。所以,校友们的事迹从实践中来,紧贴社会,联系实际,具有生命力。

生活社区、学生社团组织和互联网络,构成了在校大学生日常生活的空间,这是他们的生活实际;另一方面,他们所具备的知识积淀是停留在理论层面的,而缺乏实践环节对于理论知识的检验。在现代社会,大学生需要多层面地认识和了解社会,并通过实践的手段丰富和完善自己,而不是闭门象牙塔,只读圣贤书。

社会需要怎样的人才,以怎样的姿态去应对社会,自己能为社会做些什么,他们在这些方面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以一个恰当的形象给予指导和引导就从某种层面弥补了这种缺失。通过校友层面实际上就打开了一扇窗,架起了一座桥,弥补了在校学子对人生、社会在认识上的不足。

校友讲述的先进事迹是立体的,生动的和丰满的,更具有感染力,与书面上、文字中所推介的先进形象相比更直接,更易于接受,因为他们就实实在在存在于大学生的身边,容易形成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良好氛围。

把握校友先进事迹的多层面性

对校友先进事迹的把握应该根据校友们所从事的不同的职业确定不同的层次。其目的就在于满足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

广大校友中普遍是敬业奉献、克己奉公的,这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主流,也具有普遍意义,但同时更要做到对一些精神圣贤的把握。正如伦理学者何怀宏提出的“底限伦理”观点:在多元化的社会中,不要求人人都成为圣贤,只要求人们坚守行为的底限。但社会还需要一种伦理的“上限追求”,一个社会不能甘于平庸,应当有一些人去追求成为精神上的圣贤,成为雷锋、张海迪。所以,在我校挖掘校友事迹中,就十分注重对普通校友平凡事迹的把握,如重庆忠县检察院起诉科长刘邦闹、四川绵阳三台县法院书记员李存玉等校友事迹在同学们中口口相传。大学生们觉得离这些基层工作的校友并不遥远。另一个层面,我们注重司法实务以及政府部门的领导、学界的精英们先进事迹的把握。民法学界著名学者梁彗星、公安部一级英模卢振龙等的先进事迹同样在学生中产生深远的影响。

挖掘校友先进事迹

一是,学校要高度重视校友资源。学校要把校友先进事迹资源作为学校十分关注和重视的精神资源。对于校友群体中有经济困难的,学校应发动各地的校友举行捐赠活动。这为收集校友先进事迹、宣传校友先进事迹奠定好的基础。二是,以报告会、学术交流等主渠道方式宣传校友先进事迹。编辑出版校友先进事迹资料。我校曾在2003年,组织专门力量编辑出版了学校第一本《校友风采录》,其中收录了我校具有代表性的80多位校友的典型事例。他们中的先进事迹已在广大学生中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定期或不定期地邀请校友回校做先进事迹报告会或进行学术交流。邀请学界校友进行学术交流活动,有助于倡导好的学习氛围。三是,邀请校友在重大集会等典礼上现身说法。在新生开学典礼等一些重要集会上,安排校友发表演讲受众面大,能够在学生中产生强烈的共鸣,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四是,利用网络、橱窗、简报等方式宣传校友事迹。学校校友会要专门编辑制作信息简报,开辟固定栏目,除了动态地反映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成果之外,还广泛宣传校友先进事迹,使校友中的典型事迹在校友群体中得到传播和学习。(作者单位:西南政法大学)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