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学生为何不愿看自己的运动会

2005-08-3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王庆环 我有话说

近日在郑州举行的第九届全国中学生运动会是该项赛事举办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主办方郑州市为了办好比赛花了不少的力气,仅为这项赛事就新建了体育场馆14座,投资近2个亿。而且,在赛事安排和各代表团成员的迎来送往等工作上也是竭尽所能,让与会者感受到了主办方欲以体育赛事来树立城市形象的良好愿望。

管有着东道主的一番美意,但是,中学生运动会的一些现象却不能不让我们思考。在产生该赛事第一块金牌的武术比赛场地,除了参赛运动员、裁判员和工作人员外,观众廖廖可数,更不用说是中学生身份的观众了。如果说武术这个项目离普通中学生的距离比较远的话,那么,在他们熟悉的田径、游泳、乃至篮球比赛场地,中学生观众同样还是廖廖无几。

中学生不来看中学生的比赛,这现象真是有些怪诞。记者咨询之后得到的答案是:因为比赛正值暑假期间,学校无法组织学生来看比赛。看来,这份怪诞的责任是落在了学校甚至是主办方的组织不力上。但是,原因仅仅是这一点吗?

在这次比赛上,男子百米冠军得主的资格受到了质疑,原因是他曾在前不久刚参加了全国大学生田径比赛。一个参加了大学生比赛的人再来参加中学生比赛,无论如何在资格上说不过去,但是,如果细究,这位冠军还真有资格参加中学生比赛,因为他在报名参加这项赛事的时候,还是一名高三的学生,而他在参加大学生比赛时,已拿到了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如果说这位同学只是打了一个合理的擦边球,尚在我们可理解的范围之内,那么,一些中学生队员是在国字头教练的带领下参加比赛,就让人非常吃惊了,而每届比赛屡查屡有问题的运动员资格,即一些不是中学生的专业运动员冒中学生之名来参赛,让我们深切地体会到中学生为何不来中学生运动会比赛场地来看比赛了。因为,这个运动会从本质上讲是竞技性的,离中学生的现实生活太遥远。

刚刚在士耳其结束的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教体结合”成为教育部组团的中国代表团使用最频繁的一个理念。本着为中国人整体素质的提高,“教体结合”当仁不让是未来中国体育发展的方向。在这个理念之下,我们真的应该重新思考一下中学生运动会的定位。

显然,竞技性不是中学生运动的定位。可以肯定的是,我国举办中学生运动会的初衷也不是竞技性,因为我国在现有体制下存在着一个培养竞技性后备人才的体系,如少体校,体工大队,以及一些体育高等院校里的竞技体校。因此中学没有向国家输送专业运动员的义务。而多年来中学生运动会中充斥的专业运动员只是各个省市在“锦标主义”的思想作祟下,不顾真正的中学生的利益的一种作为。

那么,中学生运动会的定位应该是什么呢?目前一些专家提出的“教育与交流”颇为中肯。中学生运动会只有回归到教育与交流的层次,才可能辐射到更大面积的中学生,才能真正地践行“教体结合”。而且,中学生运动会也不必拘泥于或和奥运会,或和全运会一脉相承的比赛项目,可以将一些在中学生中更有市场的项目,如七人制足球、三人制篮球、轮滑等列入比赛,以吸引更多中学生的参与。

仔细算一算,中学生运动会真的应该有一个新的定位。毕竟,在中国,竞技型的专业运动员可参加的全国性比赛有很多,而对于普通的中学生来说,可表现的舞台只有这一个。而且,体育比赛说来说去,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增强人们的体质。对于中学生运动会来说,如果能够引导全国中学生热爱运动、参与运动,最终强健了体魄和精神,就是成功。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