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格丽・褒曼 |
如果说什么影片和赫本的《罗马假日》一样,使得一个城市因为一部影片而扬名的话,那一定就是褒曼的《卡萨布兰卡》了。而褒曼不仅凭着美貌,更凭着她高贵的气质、纯洁率真的个性和无可挑剔的演技,成为好莱坞以及世界电影史上一颗耀眼的明星。
天才的女演员
褒曼出生在瑞典,她的母亲是德国人,父亲是瑞典人。褒曼3岁丧母,父亲用加倍的关爱补偿了褒曼的丧母之痛,热爱艺术的他还是褒曼的精神支柱和领路人。褒曼从小就喜欢乔装打扮,还喜欢表演,一个人的时候就自娱自乐地扮演王子、老妇等角色,甚至在和父亲散步时,装成一只小狗,对路人学狗叫。
不幸的褒曼在13岁时也失去了父亲,褒曼由叔父抚养长大。18岁考上了瑞典皇家戏剧学院。褒曼在校期间就开始在一些影片中客串角色。1936年她主演的影片《插曲》引起好莱坞制片人大卫・赛尔兹尼克的注意,邀请她到好莱坞拍了同名电影的美国版,引起轰动。于是褒曼迎来了在好莱坞的辉煌。
褒曼演了几部影片,均让人认识到了这位瑞典姑娘扎实的表演功底。但她真正的经典影片则是拍摄于1942年的《卡萨布兰卡》。这是一部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背景的爱情故事。褒曼饰演的女主角为了反法西斯抵抗运动,放弃了自己的爱情。她在影片中把女主角那种面临选择时内心的痛苦和挣扎表现得淋漓尽致,结尾时她那生离死别的目光更是令人难忘。1944年,褒曼主演了另一部经典影片《煤气灯下》。影片中她的丈夫用尽手段把她逼疯,好谋取钱财。褒曼的表演出神入化,将那个柔弱女子内心的怀疑与恐惧演绎得丝丝入扣,褒曼也因这部影片第一次获得奥斯卡最佳女演员奖。
此后,她与希区柯克3度合作,主演了《爱德华医生》、《美人计》和《摩羯灯光下》。她平静的表演非常准确地表达了女主人公内心的波澜,成功地诠释了希区柯克的恐怖片风格。她主演了5种语言的《圣女贞德》,在法国,人们像欢迎圣女贞德一样欢迎她。
不成功的婚姻与爱情
褒曼的三次婚姻和家庭生活基本上是失败的。
由于儿时失去双亲,她总是比别的女孩子更显得成熟一些。由于她身材太高,爱脸红,她觉得自己在男孩子中不受宠,一直到她认识了年轻有为又英俊的牙科医生彼得。
结婚后,彼得非常支持褒曼的事业。常是褒曼拍片,彼得怕她一个人孤单,就租住到片场旁边的三流旅店。后来褒曼的名声越来越大,彼得替褒曼处理许多事务,担任谈判签约的工作,常为妻子争取到最大的利益。不久,他们就有了女儿皮娅。但在他们结婚七八年的时候,褒曼突然对一切由彼得作主的生活感到厌倦。虽然彼得有一个好男人所具有的所有品格,但他的固执常和褒曼的倔强发生碰撞,褒曼也有了爱情的出轨。
1945年,褒曼随艺术团前往欧洲巡演时,认识了战地记者凯伯。凯伯就是那个凭借西班牙内战时拍摄的《士兵死亡》而一举成名的摄影师。褒曼被他的幽默感和精明干练所吸引。后来凯伯还曾追随褒曼到好莱坞寻求发展。但凯伯不适应好莱坞的生活,而且他有很严重的战争综合症,常失眠,梦游,他只是尽力在掩盖自己的精神创伤。最重要的是他不愿意和褒曼结婚,却无所顾忌地炫耀和褒曼的关系,这使得他们的爱情也走到了尽头。1954年凯伯在越南踩到地雷殉职。
而最让褒曼身败名裂的则是她与意大利导演罗伯托・罗塞里尼的一段爱情。
1948年,褒曼无意中观看了罗塞里尼执导的《罗马――不设防的城市》,她对这位天才的导演充满了崇拜之情,便写信给罗塞里尼希望一起拍片,后者欣然接受。其实从观看影片时起,褒曼就爱上了这位她从未见过的导演。后来在合作过程中,褒曼愈发觉得二人的追求是一致的。在与彼得婚姻关系还没有解除的情况下,她为罗塞里尼生下了儿子,这使得褒曼身败名裂。褒曼想尽一切办法和彼得离了婚,并最终嫁给了罗塞里尼。但是她背上了“抛夫弃女”的罪名,她在人们心目中的圣洁形象也不复存在。
褒曼与罗塞里尼共同生活了7年,他们合作的影片均不成功,这7年是褒曼事业的低谷,其间褒曼为罗塞里尼又生了一对双胞胎女儿。褒曼不能忍受事业的平庸。不久,她就接受了好莱坞对她发出的邀请――在《真假公主》中扮演一个被包装成俄罗斯皇室继承人的姑娘。他和罗塞里尼为是否该回好莱坞发生了争吵,他们的婚姻也因此走到了尽头。
不久,褒曼结识了同样出生在瑞典的演员拉斯・施密特,二人经历相似,性格相仿,互相了解,心心相印,1958年圣诞节前,他们举行了婚礼。但因为二人长期分离,只靠电话和信件联系,这段婚姻也在12年后走到终点。
倔强的女子
褒曼虽然热爱表演,在舞台上潇洒自如,但在现实生活中,她生性腼腆,很爱脸红,常常给人不自信和没有主意的感觉。
但褒曼又有北欧人天生的倔强。在瑞典皇家戏剧学院读书时,有人希望她签约拍片,褒曼权衡再三决定退学。院长对她进行威胁,刚刚十九岁的褒曼一点都不惧怕权威,她非常坚决地说:“我看不出来你怎样禁止我,你无法为我做出决定。”
最体现褒曼倔强个性的是她拒绝向希特勒行礼。1938年,在去好莱坞之前,她曾去德国发展。当时的德国到处都弥漫着可怕的气氛,纳粹惩罚不听话的人手段是非常残忍的。一次,褒曼被导演带去参加一次纳粹大会,当希特勒进入会场后,所有人都在欢呼并行纳粹礼。褒曼好奇地四下张望,导演吓坏了,让她赶紧举起胳膊,但褒曼最终也没有屈服。
她想重回好莱坞拍《真假公主》时,罗塞里尼以自杀相威胁,褒曼不为所动,坚决重新开始自己的事业。事实证明,褒曼的选择是正确的,凭借《真假公主》,褒曼第二次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离开罗塞里尼,褒曼的事业重新崛起。
褒曼仿佛除了表演,其他事情都不太会做。刚与彼得结婚生女时,她也想尝试着做做饭,但她的努力都是徒劳,也只好放弃。多年以后,一次褒曼的女儿向她学煮鸡蛋时,她愣了半天才想起自己根本不会。
她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到了演艺事业上,对孩子们的照顾很少,离婚时,两个丈夫都取得了孩子们的监护权。但这都没有减少她对孩子们的爱,她离婚后,常在城市间奔波,为的是和孩子们见上一面。她和拉斯分手,就是因为照顾女儿伊莎贝拉,而没有随拉斯到世界各地去演出。
褒曼虽孑然一身,但她仍然有她所热爱的表演事业。风光不再的她仍在兢兢业业地工作。1974年,她在《东方快车谋杀案》中扮演了一个小配角,并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女配角奖。直到她67岁生日这天,她才永远地离开了她所热爱的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