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华文明的“前轴心时代”

2005-09-08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访谈策划:梁枢 我有话说

访谈嘉宾

余敦康中国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研究员

姜广辉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宋镇豪中国社会科学

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王博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邢文美国得克萨斯州三立大学教授

编者按一代又一代的思想家用思想构筑的历史,就像黄河一样源远流长。沿着这条河溯源而上,我们找到了产生中国第一批思想家的地方。

这是思想之河的星宿海。在这里,聚集着掌控古代中国思想的人。他们是中国第一批知识精英,他们共同成为中国最早的思想界。

他们的时代被称为轴心时代。

轴心时代的中国思想家们共同铸造了东方人的思想核心:他们的世界观、价值理念、思维方式;为后来的思想演进,提供了一张“路线图”。

这是一幅中国人的精神图景。这幅图告诉世界,中国人是什么样的?他们和这世界上其他地方的人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不同?

然而,接二连三的考古重大新发现正在逐渐显现一个巨大而惊人的事实:形成于轴心时代的这张图并不是原始版本。如同星宿海在形成定论几百年后被断定并不是黄河真正源头,思想的星宿海同样也不是思想史的真正源头。思想史的原有界域被大幅度向前扩展。思想史的开端,比轴心时代要早得多。轴心时代所有的思想家的思想创造,都有着更为久远的策源地。

“前轴心时代”概念的提出,对于思想史的研究意义何在,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这一概念?近日,本刊与《文明》杂志社共同邀请部分专家学者进行了探讨。

姜广辉:“轴心时代”并不是人类文明的开端,它是人类文明有了相当的积累之后的一次大的飞跃与升华,由此奠定了此后人类的精神基础和价值准则。雅斯贝尔斯“轴心时代”概念的提出,是对黑格尔的片面的历史观的批判与矫正,黑格尔首先提出了“轴心”的观念,他以基督教为轴心,基督教一出现,好像人类文明的轴心就出现了,这就有了西方文明中心论。雅斯贝尔斯认为,黑格尔的概括只局限于西方,而且只限于基督教。他从世界历史的视野来审视人类文明,承认不同地域不同文明应有的价值。他的概括比较符合世界历史的事实,这是他的“轴心时代”理论被接受的原因。

“轴心时代”概念的提出,引出许多值得进一步探讨的理论问题。为什么各个不同文明的所谓“轴心时代”差不多是同时的?“轴心时代”产生前的文明发展程度与思想资源是怎样的?“轴心时代”产生于什么样的社会生存背景?为什么不同的文明出现以后它们的发展路径是不一样的,它们分别具有什么特点?如此等等。对于这一类问题,我们仅仅通过“轴心时代”这个概念本身去找根儿,是不能找到答案的,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向前追溯,这就自然引出一个“前轴心时代”的问题。

中国的“前轴心时代”是从春秋时期往上溯至西周、再上溯至商代,这一千多年的中国古史是信史,这方面不仅有《尚书》和司马迁《史记》等可靠的文献记载,而且有许多出土资料――甲骨文和金文资料的坚强佐证。在商朝以前还有夏代,夏以前有五帝时代。五帝时代是传说时代,这是华夏民族口述历史的时代。我过去写过一篇较长的论文,题目叫《论中国文化基因的形成――前轴心时代的史影与传统》,我把这一段历史看成是中国文化基因形成的一个过程,这里使用了“史影”的字眼,这是说“前轴心时代”的口述历史部分虽然不能作为信史,但它是历史的影子,仍然反映了原始文化最核心的内涵,并非如某些疑古派史学家所认为的那样,是后人的凭空虚构和杜撰。清代学者马?著有《绎史》一书,当我看到此书汇集、整理的中国上古资料之后,非常惊讶,惊讶的是他所理出的中国上古传说资料与摩尔根《古代社会》中所讲的上古社会的特点惊人的一致。为什么会如此巧合?这其中只有一种解释,即它是中国古人代代相传的口述历史。

中国历史文献称,夏代初“诸侯万邦”,但到了战国时只有十几个大的诸侯国,最后由秦统一全国。从一个大的时段看,统一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趋势,但在如何统一的问题上,却一直有两种路线:一种是“以德服人”的路线,一种是“以力服人”的路线。作为中国文化主流的儒家的价值观,肯定前者,而否定后者。然而汉代的儒者有新的认识,主张德力统一论,强调治国既要有“德守”,也要有“力备”。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曾经盛赞中国统一的经验,他说:中国人几千年来在政治、文化上统一的本领,具有无与伦比的成功经验,在将来不可避免的人类统一过程中,中国文化的经验可能要发挥主导的作用。

余敦康:现在大家都很关注文明的起源、关注中国历史发生的“前轴心时代”的问题。现在我们研究这个问题是一个时代的需要。中国文化的起源、特性和它在世界文化中的作用,与适应21世纪的和平格局问题,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的依据。如果有人说中国文化是热爱和平的,没有历史文化做根据别人是不太信的。同时我们研究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上的合理定位,这也是个文化认同、民族认同的问题。

20世纪中国考古学和历史学的辉煌成就,是大量的商周甲骨文、金文等考古材料的发现。过去无论是黑格尔、还是摩尔根、恩格斯以及其他的西方学者对中国的古史全都不了解。20世纪一下子把有关中国上古历史的确凿可信的材料提到世界人的面前,西方学者不得不要重新检讨他们的历史观。张光直提出,“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他利用一个中国人的优势在美国站住了脚跟,建立了中国特色的考古学派。

上一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疑古派史学家顾颉刚说中国上古史是不可信的,许多都是假造的,这就把中华民族的文化根基摧毁了。在文革期间,历史学一片荒凉,一片荒唐。当时社会科学整个没有,惟独考古学全世界有名。考古有材料来证实,是无法否定的。甲骨文的发现在史学界是一个革命,到后来发现的东西更多了。这关系到一个重要的思维模式问题,是西方文化中心论,还是多元文化一体论?用中国宋代儒者的一个重要观念说,就是“理一分殊”。西方轴心论是由黑格尔根据基督教提出的,这种理论引起与伊斯兰教之间的矛盾与斗争。十字军东征,结果十字军打输了,伊斯兰教逐渐站了起来。西方想用基督教统治世界因为受了伊斯兰教的抵制而没有得逞。但它有这种意图,宗教的原教旨主义的这种意图绝对是有的。黑格尔本人也是基督教徒,他提出西方轴心论。他说中国、印度等东方世界没有进入历史的大门,历史的大门是从西方开始的,从希腊开始的,希腊是他们的精神家园。后来另一位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重新进行文明的反思。他的妻子是犹太人,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受到希特勒的迫害,他自己也跑到国外去了。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他进行了文明的反思,他提出世界轴心期文明有多种,中国、印度、西方,还包括以色列。中国文化早在轴心期以前就有了非常深厚的文化积淀,这是其他的文明所没有的。而且很重要的一点,中国古代的历史观,不是西方基督教那种“上帝创世说”。中国古人一直认为人类世界是一步步进化来的,不是由神创造的。

“轴心时代论”的着眼点是人类精神的自觉。雅斯贝尔斯作为人类学家预言在未来21世纪人类必然会产生第二次的轴心期,这将是人类的完完全全的统一。人类现在正在现实的基础上,即在信息、科技、交通、交往方面实现新的统一,而各种不同的文明在今后的接触与交往中如何采取互相尊重和宽容的态度,兼容并包,取长补短,将是对人类文明未来发展的一个新的挑战。

宋镇豪:我是研究甲骨文和商代历史的。中国文字经历了由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的发展阶段。以一种保守性的估计,汉字从比较广泛的使用开始算,到现在已有五千年,虽然文字字体和书写方法不断在发生变化,但文字的基本构形变化不大。从甲骨文来说,甲骨文已经是很成熟的文字。现在甲骨文发现的地点有22个。它不止在王城被发现,甚至在那些非常边远的地区也有发现。可见文字在当时社会上的使用程度并非我们想象的那么原始落后。在甲骨文之前中国文字肯定还有一个长期的发展阶段。

刚才讲“前轴心时代”,这个“前轴心时代”主要的东西在什么地方呢?我认为主要在商礼和周礼这两个“礼”中,后来它又发展为我们所说的儒家经典。孔夫子讲“述而不作”,无论我们从甲骨文来看,或是从以后发现的其他的文献材料来看,孔子所倡导的东西在很早就已经有了。

回过头来看,心平气和地讲,疑古派历史学家有对的地方,但也有过头的地方。不过,这些都已经成为历史了。问题在于我们今天如何利用这许多新的出土资料,对中国上古史进行实事求是的研究,得出科学的结论。

邢文:中国文明很重要的一个特色就是我们有自己的经典,其实许多文明都有自己的经典。基督教有《圣经》,伊斯兰教有《古兰经》。那为什么会形成经典?为什么会有经学?姜广辉先生有一种提法我觉得很有意义,就是“经典现象”。在不同的人类文明中人们都有一种尊敬经典、信奉经典的思想。所以如果我们从经典的角度谈“轴心时代”或“前轴心时代”的人类文明的一些现象,还有这种早期的精神文明现象对于后来整个人类文明发展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前轴心时代”的讨论,可以真正的帮助我们认识世界的文明和我们中国自己的文明。

现在,我们对经典尊尚敬畏的态度早已不复存在了。而西方强化本民族文化的意识、强化基督教的信仰意识越来越强烈。美国表面上打着“民主、平等、自由”的旗号,却不惜利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甚至军事的手段,把他们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强行加给其他的民族和国家。他们用他们的信仰反对所有人的信仰,试图用他们的信仰来统治全人类。

王博:对“前轴心时代”与“轴心时代”的核心价值的讨论,其实就是关于民族精神的讨论。这里我想谈谈“连续性”与“突破”的关系。我们要考虑的问题是,“前轴心时代”是仅仅作为“轴心时代”的预备期,还是它本身有它的独立的价值?“前轴心时代”对整个中华民族传统精神、精神气质到底提出了什么?作为“前轴心时代”的夏、商、西周三代而言,其文化发展是有连续性的,以至于引起轴心期哲学家对它的关注。但轴心期哲学家的产生,在保持“前轴心时代”文化的连续性的同时,是否也有改变和断裂?从这一思路思考,我们就会发现“轴心时代”与“前轴心时代”的不同。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