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苏州工业园区职技院成为外企人才“蓄电池”

2005-09-1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记者苏雁 我有话说
本报讯(记者苏雁)不久前,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的12名学生由德国安通海瑞汽车部件公司送到德国进行为期两年的研修培训,费用均由公司承担。学院院长单强告诉记者,高职院校的综合竞争力“不在于它拥有多少资源,而在于它能调动多少资源”。

该学院充分利用区位优势,成立了由

政府主管部门、中外著名跨国公司、国内外知名高校组成的学院董事会。以外企高层管理人员为主的“专业开发委员会”,及时根据产业结构的变化调整学院专业设置;外企技术人员组成的“课程开发委员会”,根据各专业学生应具有的核心技能和技术市场的变化为设置课程内容提供咨询和建议。按照外企岗位能力要求共同商定课程设置、制订教学大纲、企业参与部分教学,建立了“三和”、“明基”等定向班。共建校内实验室和校外实训基地,外企向学院赠送了超过1000万元的实习实训设备,建立了艾默生电气、博世等高水平实验室。近日,韩国三星电子(苏州)半导体有限公司向学院捐赠了一批价值约500万美元的设备,组建了“三星半导体组装技术实验室”。在企业中设立了欧尚超市、新区物流公司等实训基地。十多家企业每年为学院提供20多万元的奖助学金或奖教金。

学院还增设了学生综合素质养成训练课程,使学生成为符合现代企业的“职业人”。学院把“5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和素养)作为主要训练科目,建立了“5S”量化考核方案。成立了学生自律委员会,对学生日常遵守“5S”行为规范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并作“5S考核日记”,每月在班级公示。综合化的“IVT论坛”,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第二课堂。

学院聘请了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或博士学位的专家、中外企业家或中高层职业经理人60多人组成“IVT论坛”专家学者团,并把20余位海外归来的IT、机电、生物技术等学科的博士聘为“一美元教授”,每周为学生开设一次讲座。

学院还实施末位淘汰制,每学期将综合测评成绩位于最后一名、且平均分成绩低于70的学生列入淘汰对象。良好的综合素质使学院学生供不应求,据调查,该院毕业生82%在苏州工业园区,18%在苏州新区、上海浦东等地工作;约40%的学生进入世界500强企业。

单强告诉记者,公办股份制学校要想成为“百年名校”,必须有品牌经营理念。学院于2004年通过了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把学院管理体系、流程整理成可执行的程序文件,为软件的成功转移打下基础。

在多年与省内11所中职学校开展“3+2”合作的基础上,学院率先在中国高职院校中“吃螃蟹”,今年5月18日,协议投资5000万元对江苏徐州铜山职教中心进行股份制改造;5月30日,与扬州宝应职教中心整体合作进行股份制改造,并筹划建设“宝应分院”,学院将向合作院校派出管理团队,进行软件的整体转移。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