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和《论语》问世以来,注家蜂起,版本无数。作者在这样的学术“竞争”中,不畏强手和艰难,独辟蹊径,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体例、风格和见解。两书的鲜明特点是为读者着想,大胆在体例和编排上创新。为了方便阅读和理解,作者在诠释正文之前,分别对老子和孔子的生平事迹、全书概况及学术思想进行评论性介绍,以便让读者从总体上把握;对正文的诠释,则以“章”为单元,先列原文,接着写总的“题解”,然后对难懂的字词作“注解”,最后用意译的方式译成白话文。这样,文白相对,有总有分,既深入,又易懂,前后连贯,点面一体,初中以上文化的人就可以读懂;《论语诠释》的最后还附有书中人物索引,方便于检索查找。这样的编排和体例,体现了作者的读者立场和人文关怀。
不过,两书最突出的特色还是深入与浅出的有机结合。作者在诠释原文时,对字、词、句、段、章都进行了精辟的分析解剖,既追根溯源,又旁征博引,既讲学界的观点,又谈自己的见解,使诠释论证有理有据,非常严谨;而在阐述其思想时,又是用的流畅清新、平实自然的语言,好读好懂好记,从而形成了深入浅出、意深语浅的独特风格。尤为难得的是,作者并没有停留在一般注解上,而是在诠释中提出了不少新的见解。
老子和孔子,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介绍,《道德经》是世界上被译成外国文字最多的著作之一(仅次于《圣经》),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历史名人之一。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影响的不断扩大,老子、孔子及其他先秦诸子的学说,也被世界越来越多的人所景仰、所学习、所追求。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道德经诠释》和《论语诠释》的出版,不仅为中国人、而且为世界人民走近中华经典,搭建了一座桥梁。文化需要沟通和交流,在中华文明走向世界的过程中,“造船架桥”的工作是具有重要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