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这个梦想现已成真。
北京市委常委、教育工委书记朱善璐告诉记者,北京高等教育已进入普及化的门槛,目前每100名应届高中毕业生,就有75个人上大学。普及化是多样化。通过其他途径,未被录取的学生同样可以接受高等教育。
从新中国成立算起,北京高等教育大致可以划分为3个发展阶段,1999年前为精英阶段,到2003年为大众阶段,此后逐步向普及阶段迈进。
北京高校大师云集、精英辈出、实力雄厚,推动高等教育快速发展,满足人民需要,不应该是问题;而实际上,只有少数人可以上大学的精英阶段停滞不前,达近半个世纪。
改革开放以后,形势发生根本性变化。中央提出了一系列有利于教育发展的方针政策。北京得风气之先,率先迈出一步,首先夯实基础。中小学教师很快就先富起来,实际收入和家庭人均住房面积大为改善;学校硬件和软件建设,迅速进入各行业前列。
成绩令人瞩目。“八五”期间北京在全国率先普及9年义务教育;“九五”期间又在全国率先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从此,学前教育入学率保持在90%;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保持在99%;高中阶段教育入学率保持在95%以上。
一些老教师回忆说,1993年,义务教育通过国家检查验收后,北京继续投入巨资,进一步改善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同时,加大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力度。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稳步上升。
如果说,教育是一个金字塔,没有基础教育的普及提高,高等教育就不可能有长足发展,那么,北京能率先实现高等教育普及化,从根本上讲,是由于北京的“基础”能够为“塔尖”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走内涵发展道路
横向比较,中国高等教育普及化,首先取得突破的地方,目前只能是北京。
北京高校数量居全国第一,教育资源最为丰富;1999年以来,经济连续6年高增长,政府在钱袋子鼓起来后,能首先想到教育急需,舍得向教育投入。到2004年,高校生平均教育事业费达到1.4万元,居全国领先地位。
但这毕竟是近10年的情况。中国教育投入占GDP比重,长期低于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这个问题同样波及北京。尽管不断加大投入,满足发展仍然存在缺口,办学条件不足问题仍然突出。”既然如此,北京为什么仍然能够捷足先登呢 大学校长们认为,大力改革不适应“大众”“普及”的体制和制度,走内涵发展道路,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效果相当明显。改革投资体制,变政府独家投入为多方投入,投资总量成倍增加。以“九五”期间为例,政府投入150亿元,银行贷款100亿元,企业等各界投入34亿元。开源同时节流,办学条件显著改善,5年前后对比,学校占地面积、建筑面积、学生宿舍面积、教学仪器设备总值,分别增长11%至72%以上。改革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教师占学校编制的比例上升到70%以上,管理人员比例下降到5%以下,学校形成了有利于吸引优秀人才、增强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新机制的氛围。改革招生、收费、就业制度,构筑人才成长的“立交桥”,学校上下普遍树立起人才培养投资意识。进入“十五”以后,改革力度更大,成效更显著。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普及化道路,终于在北京亮相。
提高质量贯穿普及化全过程
现在,高等教育普及化已是北京家喻户晓的热门话题。老百姓一片叫好声。但也有少数人担心普及化后,教育质量下降。“消除这种疑虑,最好的办法是到学校和用人单位去看一看。”
北京市教委负责人告诉记者,北京高校长期坚持“质量是高校的生命线”。尚处于大众化阶段,各高校就开始加强精品课程、精品教材和基础课实验室建设。建成500门精品课,编写出480本精品教材,并实现实验室全部通过评估。在迈进普及化门槛时,办好高校最重要的这3项基础工程,已项项走在全国的前列。而且,作为优质资源,全部上网,为教师共享。
北大、清华、人大、北师大等高校校长一致认为,要不断提高质量贯穿普及化全过程。为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北京高校在全国率先做到诺贝尔奖获得者、两院院士和著名教授为本科生讲课;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中青年教师人数超过半数。
一位教育家说,精英教育以培养国家干部为目的,普及化教育以培养社会所需各种人才为目的。现在比过去要求更高,不能再用与过去相同的标准,衡量今天的教育教学质量。“普及”与“精英”两个不同阶段,比较毕业生的观念、视野、知识面、创新能力,以及对国际先进科学技术的了解程度,可以看出,今天和昨天不可同日而语。
用是否为社会所承认这个当代国际通用的标准衡量,北京得分同样不低。普及化以后的北京高校研究生和本专科生,一次就业率分别超过95%和91%。
首都教育界认为,进入普及化以后,北京高等教育发展顺利,教育教学质量有保证,是一个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