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一代科学家的代表
两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师昌绪
侯先生今年93岁,我85岁。我和侯先生年龄相近、经历相似,在将近一个世纪里,我们都走了一条救国、报国、强国的道路
在美国,我是通过《留美科协
与侯先生相知不觉已半个多世纪了,他有几个方面给我的印象最深刻。
第一,他看问题高瞻远瞩,胸怀全局,是一位战略科学家。这体现在我们一起发起成立中国工程院和选举第一批院士的过程中。
侯先生是科学院首批学部委员(院士),1980年当选为学部主席团成员。科学院学部是以基础研究为主的,但改革开放后,工程技术显得格外重要。所以,在1982年的技术科学部大会上,他就提出了成立中国工程技术科学院的倡议。此后,又多次呼吁建立国家最高工程科技机构。1992年春天,侯祥麟、张光斗、王大珩、张维、罗沛霖我们6人又共同商议,由罗先生起草,再次把成立中国工程院的建议呈报党中央和国务院。1994年,中国工程院正式成立。
选举第一批院士时有很多争议,比如在讨论选举标准时,有人认为领导干部不宜当选为院士,但在侯先生看来,院士的标准只有一个。事实证明,侯先生的主张是对的。敢讲真话是党性原则的根本体现,也是心底无私天地宽的真实写照 一辈子都交给了党和国家的人,难道还怕讲真话吗
侯先生给我的第二个印象,是他对基础研究重要性的深刻理解。他深知基础研究是自主创新的源泉,只有重视基础研究,才能取得卓越的科学成就。他以高于2/3的票数获得的“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就是他在这方面的充分体现。
侯先生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第三个方面,是他始终坚持正确的科研管理方针。
侯先生很看重自主创新。他认为,从以模仿为主转到以创新为主是个艰难的过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为科研人员创造敢于创新的环境;要给优秀科研人员自由选择题目的机会,要对从事探索性工作和基础研究工作的人,给以一定的物质条件和奖励。
侯先生一生精力充沛,阅历丰富,观察细腻;特别是他那一颗赤子之心,使他在很多方面都能从全局出发,提出十分中肯的意见,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最近受温总理的委托,主持开展了“中国可持续发展油气资源战略研究”这个关乎中国发展前途的课题,真正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这是党和国家对侯先生的充分信任,也是对我们这一代科学家的充分信任,更是整个中国科技界的无上光荣。
侯先生一生无私奉献、朴实无华,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在座大多都是青年人,我想总结三句话,与大家一同向侯先生看齐,那就是:
做人:严于律己、真诚待人;
做事:认真负责、忠于职守;
做学问:实事求是、勇于创新!
以国事为己任的战略科学家
油气地质与勘探专家、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副院长赵文智
我有幸参加了侯老主持的“中国可持续发展油气资源战略研究”课题,这是一项事关国家能源安全和国计民生的重大战略研究,历时一年多时间,课题完成得很成功。讲到侯老在这项重大研究中的作用和贡献,我们还得从温总理登门请侯老挂帅说起――
2003年5月25日,星期天。一大早,温总理轻车简从,来到侯老家中。这是总理第二次看望侯老了。看到91岁高龄的侯老依然身体健康、精神饱满,总理十分高兴,想请侯老主持国家将要启动的油气资源战略研究工作,但考虑到侯老年事已高,又感到于心不忍。
望着总理期待的目光,侯老语气平和但很坚定地说 我虽已年迈,但为了国家的能源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我会尽力而为!
在深思熟虑之后,侯老提出,缓解我国石油供需矛盾的根本出路在于大力节约用油。我们要建立节能型社会,并把它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提出来。侯老要求我们给我国的油气消费设置一个上限,也就是一个不能跨越的警戒线 到2020年,我国的石油消费量要控制在4.5亿吨以内。经过分析,这个目标经过努力是可以实现的,也是一个对国家比较安全的目标。
关于未来原油产量的走势,侯老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提出未来我国的原油产量不宜搞得太高,而应该把稳产期尽量延长。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一个数据的产生,一个观点的形成,甚至一个用词的选择,侯老都会组织我们进行反复多次的讨论。在综合报告形成的过程中,课题组提出了建立节油型社会的观点。侯老说,应该叫节能型社会。虽然是一字之差,却反映了侯老战略思维的前瞻性和全局性。
在课题研究一年多的时间中,很多研讨会一开就是一整天,女儿常常把汤药端到会场。侯老这种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深深地教育和激励着我们年轻一代的科技工作者,我们深深感到,如果课题搞不好,我们无颜面对侯老的信任,无颜面对总理的嘱托,也无颜面对祖国和人民的期待!
2004年6月25日上午,课题组向总理做结题汇报。这一次侯老决定让我代表课题组向温总理做汇报,我多少有些紧张,但看到侯老那镇定的神情、鼓励的目光,我感到了一种无形的力量!
我们的研究得到了总理的充分肯定,总理认为,这次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集中反映了科学家、政府部门和企业的意见,为国家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和能源战略提供了重要依据。这种集成研究方式是一个创举,是科学民主决策方法的一种新的尝试。
可是万万没有想到,就在这天下午,侯老的夫人不幸病逝。知道这个消息后,大家心情都非常沉重,更为侯老的身体担心。可令我们惊讶的是,在侯老夫人去世后不久,还在休养之中的侯老,就把我们召集到疗养院开会。侯老说,我们还要启动后续项目,研究2050年的油气供需和石油替代问题。
最后,我想代表新一代石油科技工作者,郑重地表示,请祖国和人民放心,请总理放心,请侯老和老一辈科学家放心,我们将不辱使命,为建设小康社会,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奉献我们的力量
高尚的情怀
侯祥麟同志原秘书、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机关行政事务中心副主任张继光
从1991年到2002年,作为秘书,我有幸在侯老身边工作了11年。
这次侯老知道要宣传他的事迹后,亲自打电话给中国工程院领导,诚恳地说 “我只是一个平凡的人,只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还是不要宣传了。”当得知这是四个单位党组的决定后,他觉得讲一讲他的人生经历,对于后人或许有一些启示,于是他亲自写了一页纸,讲述了他在科研上不成功的事情,来提醒大家宣传要实事求是。
侯老是个节俭的人,他任世界石油大会中国国家委员会主席期间,出访或参加国际会议时,住普通的饭店,坐会议提供的大客车。可他又是个非常大气的人。上个世纪50年代和80年代,侯老分别把家乡的两处祖产捐献给当地政府。
在漫长的革命斗争和科学探索生涯中,侯老始终把国家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无处不体现着先国后家的高尚情操。
2004年6月25日,温家宝总理在中南海听取关于中国可持续发展油气资源战略研究课题的汇报。课题汇报进行中,温总理听到侯老夫人病重的消息,马上让工作人员给医院打电话询问病情。汇报结束后,总理亲自将侯老送上车,希望侯老和夫人多保重。
侯老的夫人李秀珍在4月初就已生病,医生一直要求她住院治疗。但她考虑到侯老年事已高,身体也不是很好,现在课题研究任务又很紧张,就一直没有去住院。
后来,由于病情发展得很快,5月上旬迫不得已才去住院治疗。她叮嘱我们不要将她的病情告诉侯老。接受放疗后,她的身体十分虚弱。可是每逢侯老来医院探望,即使她刚抽过胸腔积水,她也总是忍着巨痛站起来,咬着牙走上几步,好让侯老放心。她反复叮嘱我们,等课题研究完成后,再慢慢将她的病情告诉侯老。
2004年6月25日上午,侯老夫人的病情急剧恶化,医院采取了一切措施,希望争取到侯老能来医院再见上夫人一面。侯老的小女儿在病床前紧紧地攥着妈妈的手,将脸贴在妈妈的耳边,一遍又一遍地呼唤 “妈妈,您要坚持住啊;妈妈,您一定要等爸爸回来呀 妈妈 ”女儿的泪水一滴一滴地落在了妈妈的脸上,虽然妈妈已经听不见女儿的呼唤,但女儿坚信,妈妈的心和爸爸的心是永远心心相印的,一定会等到爸爸到来的。
课题汇报结束后,侯老赶到了医院,在病床前紧紧握住老伴的手,久久地不愿松开。我们劝侯老尽早回家休息。就在侯老离开医院两小时后,夫人离他远去。
夫人的离去,让老人悲痛万分,我从来没有见过他如此痛苦。温总理特意委托工作人员打来电话,对侯老表示慰问。侯老并没有被悲痛所击倒,这位饱经风霜的老人,擦干泪水,不久又投入到课题的后续研究工作中去了。
去年冬天侯老因患肺炎住院,医生一再叮嘱他要注意休息,可侯老还是让小女儿偷偷地把笔记本电脑带进医院,一边输液,一边口述课题的后续研究要点。
侯老那并不魁梧的身躯里,究竟蕴藏着多大的能量 其实他也是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普通人 和我们不一样的是,他是一名有着67年党龄的老共产党员,与祖国风雨同行了93个春秋岁月的老科学家。
同志们,最后我想说,或许我们从事着不同的职业,或许我们的工作并不引人注目,但只要像侯老那样,始终怀着对祖国、对人民的赤诚之心、赤子之情,我们就会像他那样,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他为祖国炼石油
中国工程院院士、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原院长李大东
侯老是我的前辈,我的导师,我尊敬他,感谢他,更敬佩他。侯老一生钻研炼油技术,他的研究目标非常清晰,那就是国家需要。“我为祖国炼石油”是侯老科技人生的主旋律。我讲几个侯老的故事。
一是航空煤油的研制。
新中国成立初期,航空煤油完全依靠前苏联进口。随着中苏关系恶化,中国飞机面临飞不起来的危急局面。当时,侯老带领科研人员,与国内有关单位合作,日夜苦干。他夫人李秀珍也是攻关试验组的负责人之一,除夕夜,侯老夫妻俩把两个不满五岁的女儿锁在家里,一起到实验室里攻关鏖战。航空煤油添加剂成果,被列为国家级成果。从1962年起,我们的民航和空军,就用上了我们自己的航空煤油!
给大家讲的第二个事例是,侯老带领科技人员为两弹一星研究尖端润滑油脂。
由于试验中需要接触氟元素,而氟元素毒性大,有人牙齿脱落,更多的人白血球大幅度减少,连实验室窗户的玻璃都被腐蚀成毛玻璃。侯老率领科技人员,冒着中毒和爆炸的危险,终于在1962至1965年间,先后研制出了一系列高精尖特种润滑油品,一举满足了中国“两弹一星”发展的特殊需要。
如今,侯老等老一辈专家培养出的技术骨干,研制出润滑油新产品,已经用在了神舟五号飞船上了!即将升空的神舟六号飞船,还将使用他们生产的高精尖润滑油。
第三个事例是“五朵金花”的故事。
上个世纪50年代末,我国发现了大庆油田。但由于炼油技术落后,还是生产不出满足国家急需的优质油品。1962年,原石油工业部确定要独立自主地开发流化催化裂化、催化重整、延迟焦化、尿素脱蜡,以及有关的催化剂和添加剂5个方面的炼油新技术。当时大家刚看完电影《五朵金花》,就把这五项新技术叫做“五朵金花”。
“五朵金花”项目研究开发中,侯老大到科研方向、试验方案的制订,小到试验的每个环节,都亲自过问。“五朵金花”先后开发成功,并实现了工业化,很快接近了当时的世界水平。到60年代中期,中国可以自己生产所需的全部油品了 发展到今天,有4项依然还是炼油工业的骨干技术。
至今,侯老回忆起当年,还情不自禁地说 “科技工作者是有祖国的,只有祖国的强盛,才有为人类谋幸福的基础。”
第四个事例,是新“四朵金花”的故事。
侯老常说,我是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两大公司的顾问,我这个顾问是既顾又问。侯老一再强调 我们要始终坚持走自己的路,大胆创新,以自己开发的技术为主,发展石油石化工业。
乙烯是石油化学工业的龙头,而我国乙烯生产原料石脑油短缺,制约了乙烯工业的发展。侯老提出 以重油为原料,通过催化裂化技术多产丙烯和乙烯。这一创新思路,解决了乙烯生产中原料瓶颈问题。此后,这项技术研究很快取得成功,侯老为这项技术命名为“催化裂解”。
这项技术很快在中国、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国家和地区获得多项专利,后来还出口到泰国,成为我国第一套出口的成套炼油技术,至今仍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这项技术与乙烯裂解炉等4项石化新技术,被誉为80年代新的“四朵金花”。
在与侯老几十年的相处中,我深深地感到 侯老是那种被称为“民族脊梁”的人民科学家的典型代表。从航空煤油攻关,高精尖润滑油脂研制,到“五朵金花”开发,以及后来的“四朵金花”的自主创新,每当国家处在石油工业发展的关键时刻,侯老总是急国家之所急,想国家之所想,在侯老的人生字典里,“国”字最重,“国”字最大!
侯祥麟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报道见本报9月17日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