驼铃换作汽笛声
一辆满载原油的哈萨克斯坦火车正在穿越阿拉山口,汽笛声回响在辽阔的艾比湖水面上。铁路旁,阿拉山口口岸党委书记尤占军告诉记者,自从1991年第二座欧亚大陆桥正式开通,阿拉山口口岸的过货量飞速增长,铁路通过和换装能力已经从最初的年40万吨提高到1300万吨,在全国陆路口岸中排名第二。是对外开放和口岸经济让这个亘古荒原充满生机:现代化的栈场设备,高楼林立的城市风貌,繁忙时髦的口岸员工,犹如置身沿海的码头。
霍尔果斯口岸的国门雕塑旁,一队队大货车南来北往。目前,全疆37家运输企业的1500余辆客货车辆,全年穿梭于国际公路运输线上。再过不久,随着精河-伊宁-霍尔果斯铁路的通车,霍尔果斯口岸将成为第三座欧亚大陆桥的咽喉之地。当年靠骆驼承载的丝绸之路,如今已经成为铁路、公路、管道编织的现代化国际物流通道。
陆桥更比丝路忙
新疆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印度等8国接壤,拥有各省区最长的边境线,各类边境口岸有28个。随着我国与欧亚各国的贸易迅猛增长,这些口岸也日益繁忙。
在阿拉山口车站的货场,车站副站长贺方泉指着堆码整齐、一眼望不到边的货物介绍说,这些电解铜、化肥、钢铁等物资,都是等待发往上海、广东等地的。目前,阿拉山口车站日换装量可达600多个车皮,平均三小时就要换装一个整车,而且增长势头强劲。
与铁路相比,公路也不逊色。不仅运送大量货物,还沟通着中外人员的往来。在一站式办公的霍尔果斯口岸公路联检大厅,27岁的哈萨克斯坦司机苏里尔办理通关手续格外熟练,他告诉记者,他几乎每天都要通过这里拉人送货,中方的办公效率很高,他们家乡的许多年轻人靠着和中国做生意富裕了起来。据了解,仅仅霍尔果斯口岸年出入境人员就达300多万人次。
古道重张边疆兴
利用口岸优势,新疆实施了“东联西出”战略,以边境沿线开放为前沿,以铁路沿线开放为后盾,以“两线”城市开放为重点,形成了点线结合,以点带面,辐射全疆的对外开放格局。2004年,全疆外贸进出口总额56.36亿美元,比1978年增加244倍。
如今,新疆人不再满足于单纯的边境贸易,他们还有更宏伟的计划。霍尔果斯口岸管委会党委书记贾伊生告诉记者,2004年9月24日中哈国际边境合作中心在霍尔果斯建立,凭借其区位优势以及两国的优惠政策,霍尔果斯将着力建设工业园区、进出口加工基地、保税物流中心,使这里成为面向中西亚、南亚乃至东欧地区集商品集散、加工工业、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综合性国际贸易中心。今年8月上旬,首期投资4000万元的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国际商贸中心正式破土动工,标志着中哈国际边境合作中心开始进入实施阶段。
在万里边境线上,在1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新疆各族人民在中央和全国的关心和帮助下,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祖国的西北边疆正在振翅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