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声在帕米尔高原的阵阵清风中传得很远很远,海关关员们脸上是庄严肃穆的表情。在这个被称为“生命禁区”里工
学会在寂寞中学习
帕米尔高原的夜是寂静的,静得连一丝声音都没有。在红其拉甫海关二楼的一间办公室里,永远都亮着灯。这是海关为大家开办的图书室和网吧。不大的小屋里,一排排图书架上整齐地摆放着各种图书。办公室副主任孙涛介绍说,这是海关为了排解大家的寂寞,更是为了让大家学习而建设的图书室,每年都有几千元的图书保证费用,使身处高原的海关关员们可以及时地看到图书。从去年起,他们又开通了网上图书馆,虽然地处祖国的最边沿,但照样可以看到最新的图书。
走进关员李茂生的宿舍,这位2002年主动要求来到红其拉甫海关工作的年轻人正在上网。“你们这里可以上网?”面对记者的提问,小李自豪地说:“当然了。我们在2003年就可以上网了。海关每年为此专门投入了资金,就是为了不让我们生活在偏远地区头脑也离社会太远,是为了让人们更好地学习。”
要耐得住艰苦,抗得住寂寞,抗得住腐蚀。红其拉甫海关自建关后,学会学习就成为他们的一项光荣传统。第一代塔吉克族海关关员依明江说起这样一件事:1987年红其拉甫海关还在皮拉里,那里海拔高达4200米,冬天路也不通。正巧巴基斯坦来的一辆邮车有四位旅客,他们也没办法下山,大家就住在一起。干什么呢?我们就跟他们学习乌尔都语。白天看着太阳一点点地落下去,晚上盼着太阳快快升起来,三个月时间,我们硬是学会了乌尔都语。因为我们早就从老一辈身上学到了在寂寞中找动力的本事。
就是靠着这种精神,红其拉甫海关像磁石一样吸引着年轻人的目光。从条件较好的海关主动要求来到红其拉甫海关的李茂生就说:“这里的领导给年轻人压担子,放手让我们工作,逼着我们要不断地学习再学习。这也正是我们消除寂寞最好的办法。”
学会在快乐中找到自我
中秋之夜,红其拉甫海关的明月最亮最圆。海关正在举行的篝火晚会,参加者都是驻守在红其拉甫各单位的劳动模范或先进工作者,这样的活动他们每年都要举行多次,用团支部书记邹志才的话说:“我们是在学习他们好的经验和方法,活跃生活气氛。”
副关长吕忠明介绍,这个绿树成荫的小院其实是在戈壁滩上建起来的。1993年起他们历时10年,先用炸药把石头炸掉,再深挖一米,把碎石运走,从18公里外的山上运来黄土,再进行绿化。现在小院里有了绿树、温室大棚,关员们的生活质量有了保证。
关员徐科喜爱电脑,团支部发现他的这个特长后,主动把制作红其拉甫海关网页的任务交给了他与另一位同事。徐科没日没夜地坐在电脑前,三个月就交出一个出色的红其拉甫海关青年文明号网页。当上级领导带人检查工作时,惊讶地发现,在红其拉甫海关这么偏远的高原居然制作出如此出色的网页。
这里每周有两次夜校,大家坐在一起讨论学习心得;这里有鸿雁科技创新小组,自行开发了廉政电子底账管理系统等多项管理措施;这里有鸿雁理论研讨小组,主持攻克了多项理论难题;这里还有鸿雁青年志愿者服务队,活跃在工作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关长刘苏静深情地说:“红其拉甫海关之所以建关29年,艰苦奋斗29年,就是靠着学习再学习的动力,通过学习我们解决了思想上的认识问题,通过学习我们找到了自身的不足,通过学习我们看到了前进的方向。我们就是要在寂寞中找到快乐,建设学习型的海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