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以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本。
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科学发展,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顺民心,合民意。
今天,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经济、社会、科学文化事业蓬勃发展,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社会更加和谐,
加强宏观调控改革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2003年开始的这次宏观调控,既是党和政府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力的实践,也是以人为本,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生动实践。
2002年下半年,我国经济明显呈现新一轮的增长趋势。到2003年第一季度,GDP增速达9.9%;第二季度以后,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虽一度使经济增速放慢,但很快又恢复了高速增长的态势。非典以后,经济运行中的一些矛盾和问题进一步凸显。一方面,粮食播种面积减少,人均粮食占有量大幅度减少,粮食供求关系趋紧;另一方面,新开工项目多,在建规模大,投资扩张加速,尤其是钢铁、电解铝、水泥、房地产等行业出现增长过热趋势。这两方面的问题又进一步引发信贷规模过大、煤电油运紧张、基础产品价格上涨等问题。如不及时采取措施,来之不易的好形势就可能丧失。
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果断作出加强宏观调控的决策,出台了一系列有力的政策措施。
2004年1月,中央发出1号文件,出台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方案,建立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制度,把土地管理定位为国家最重要的宏观经济管理手段;2月,国务院召开电视电话会议,要求严格控制钢铁、电解铝和水泥等行业过度投资;3月,中国人民银行调整差别存款准备金率、扩大再贷款浮息范围;4月,国务院发出通知,提高钢铁、电解铝、水泥、房地产开发投资项目的资本金比例,集中整顿土地市场;5月,国家发改委、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协调配合,控制信贷风险有关问题的通知》;7月,国务院颁布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方案;10月,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上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放宽人民币贷款利率浮动区间;12月,国务院下发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
这套“组合拳”运用各种经济、法律手段,同时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保证了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地运行,经济发展过热的局面得到初步改变,呈现出稳步协调发展的良好势头。
2004年当年粮食生产出现重要转机,播种面积扭转了连续5年下滑的趋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936元,增长6.8%,增长速度是近几年最快的;部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整体增幅回落20%以上,钢铁、水泥、电解铝等行业投资增速明显趋缓,货币信贷增势减缓;经济效益继续提高,财政收入2.57万亿元,增长25.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突破1万亿元,增长38.1%;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外贸进出口总额突破1万亿美元,增长35.7%,外商直接投资突破600亿美元;城镇新增就业980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422元,增长7.7%,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3.9%,控制在社会可承受的范围之内,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今年以来,国民经济继续平稳较快增长。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9.5%。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财政收入继续较快增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幅达19.1%。投资过快增长势头继续得到抑制,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4%,增幅同比回落3.2个百分点。消费需求增长加快,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长12%,加快1.8个百分点。外贸进口和出口均超过3000亿美元,利用外资保持较高水平。价格涨幅趋缓,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2.3%,涨幅回落1.3个百分点。随着供给能力的提高和不合理需求得到有效控制,煤电油运紧张状况有所缓解。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在安排今年国债投资时,把让广大群众在改革发展中受益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民谋利的具体体现。今年国债投资总量虽然比去年有所减少,但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计划投资农林水利的比例为35.1%,比去年提高2.4个百分点;用于社会事业9.4%,提高1.4个百分点;用于西部地区44.5%,也有所提高。为缓解煤电油运供求紧张矛盾,发改委一方面加快对新建电站项目的核准,另一方面,较往年提早部署电力迎峰度夏工作,强化需求管理,完善有序用电方案,确保居民生活及重点单位正常用电需要。
目前,经济运行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总体上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同时,人民生活继续得到改善。今年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实际增长9.5%,增速同比加快0.8个百分点。就业再就业工作继续加强,各地广泛开展了“再就业援助月”。城镇新增就业595万人,完成全年目标的66%;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58万人,其中“4050”人员再就业66万人。劳动者权益得到更好保护,各地陆续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各类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近2200万城市居民得到最低生活保障救助。
在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我们党不断总结经验,完善宏观调控体系,改进调控方式,提高调控水平,保证了国民经济总体运行平稳,为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破解“三农”难题农民得到更多实惠
“三农”问题是党的工作的重中之重,它一直牵着中央领导的心。党中央一直苦心积虑思考着如何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特别是农民。
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仍未根本改变。目前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超过1000美元,农业与非农产业的产值结构约为15:85。现在,工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也是国家税收和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200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3万亿元,财政收入2.6万亿元。从国家财力来看,我们已经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的实力。
2003年,我国城镇化率为40.53%,与同等工业化程度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未来20年,我国将处于城镇化加快发展时期。据专家分析,以2003年为起点,若城镇化率年均增加1个百分点,2020年城镇化率将达到57%,城镇总人口8.28亿,比2002年增加3.26亿。这意味着从现在起到2020年,将有2.89亿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转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将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难得的历史机遇。
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适时提出“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即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在2004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胡锦涛同志又强调,我国现在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这是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提出的解决“三农”问题的指导思想,是破解这一难题的一把金钥匙。
以工促农,并不是让工业企业直接支持农业,而是通过适当的政策,加大公共财政支农力度,让公共服务更多地深入农村、惠及农民,也就是要少取、多予、放活。
在取消农业特产税后,党中央、国务院决定2006年起在全国范围内全部免征农业税。这是实施以工促农的重大举措。免征农业税,将为农民每年减轻900多亿元的税收负担。党中央、国务院进一步加强对农业的财政投入,将农村中小型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各级政府基本建设投资的范围,加大对农田水利、乡村道路等小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完善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从2005年起,免除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的书本费、杂费,并补助寄宿学生生活费,到2007年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这一政策,使贫困家庭的孩子都能上学读书,完成义务教育;增加对农村公共卫生体系的投入,到2010年基本建立起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完善对农村困难群体的救助体系,逐步提高农村社会保障覆盖面;大幅度增加对农业科研的投入,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和技术推广体系建设。
少取、多予毕竟是外部条件,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最终还要靠深化农村改革,进一步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增添新的动力和活力。人们高兴地看到,乡镇机构改革、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着眼于控制耕地征占规模、保护农民合法利益的征地制度改革,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等,一系列深层次改革已经提上日程。
科技部提出,强化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业增产增收。农业部今年实施了粮食生产督导行动,3月,春耕备耕生产督导行动派出15个督导组深入农业生产第一线,对春耕备耕工作进行指导督查;4月,又派出10个督导组推行农资打假专项治理,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夏收期间,又派出17个“三夏”生产督导组,促进粮食夏收、夏种、夏管,为今年粮食增产和农民增加收入创造条件。
今年,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出台早、力度大、落实好,全年可减轻农民农业税负担210亿元,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的力度进一步加大,有效地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夏粮种植面积扭转了连续7年下降的局面,产量比大丰收的去年又增加512万吨。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实际增长12.5%,增速同比加快1.6个百分点。各地广泛开展旨在帮助农民工就业的“春风行动”,改善城镇就业服务,加强农民工培训,提供适合农民工的岗位400多万个。500多万农村居民得到最低生活保障救助。广大农民在解决“三农”问题的政策措施中得到了实惠。
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在破解“三农”这道难题中,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势头良好,农民得到了更多的实惠,农村各项事业进一步发展,农业的基础地位进一步得到加强。
协调区域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
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自然条件、资源禀赋不同,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情况更是千差万别。东部率先、中部崛起、东北振兴、西部大开发,全国一盘棋,形成东、中、西部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走共同富裕之路,这是党中央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根据各地所处的不同发展阶段提出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
东部十省市处于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带,经济发展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为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正因为率先发展,东部地区也最早遇到了经济快速增长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东部地区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东部地区反思过去、审视现在、规划未来,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坚持“五个统筹”,更加注重以人为本,不断总结新经验,探索新路子,保持了健康发展的好势头。
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河南、山西是中部地区的6个重要省份,人口超过全国的1/4,国内生产总值接近全国的1/4。中部崛起,对于全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至关重要。党中央提出,要充分发挥中部地区的区位优势和综合经济优势,加强现代农业特别是粮食主产区建设;加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能源、重要原材料基地建设;加快发展有竞争力的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开拓中部地区大市场,发展大流通。国家从政策、资金、重大建设布局等方面给予支持。为了贯彻中央的战略决策,湖南、湖北、江西提出,要及时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安徽、河南、山西提出,要加快发展有竞争力的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技术水准,创造自主品牌,实现跨越式发展。
从党的十六大提出“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支持以资源开采为主的城市和地区发展接续产业”,到2003年10月党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东北振兴战略正成为推动东北发展的强大动力。东北地区的干部群众勇于实践,大胆探索,抢抓机遇,全面落实中央关于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各项政策措施,坚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打好基础、扎实推进。广大干部群众决心在深化改革、加快发展中,依靠创新体制机制实现东北振兴。
西部12个省(市、区)面积占全国的71.5%,人口占全国的28.6%,在能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方面的优势得天独厚。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5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下,广大干部群众顽强奋斗、艰苦创业,取得了重要进展。2000年至2004年,西部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左右,60多项重大交通、能源、水利、生态等工程在西部相继开工,一大批已建成的项目开始发挥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一个崭新的西部正呈现在世人面前。教育部在西部已开始实施“两基”攻坚计划,为中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2400多万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
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为了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环境,国家环保总局在不同范围、不同层次广泛开展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加大力度推进循环经济工作。目前已建立天津、山东、辽宁、云南、安徽等省(市)循环经济省、市示范区5个。辽宁省各市均制定了发展循环经济规划,贵阳颁布了我国第一部循环经济法规。在国家环保总局的推动下,循环经济在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迅速展开。
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这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统揽全局、正确决策的结果;是成功进行宏观调控的结果;是各地区、各部门按照中央的部署,有针对性地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协调发展的结果;是全党全国人民共同努力、团结奋斗的结果。
只要我们继续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以人为本,就一定会创造出更加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