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努力开创清代灾荒史研究的新局面

2005-09-27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吴四伍 我有话说
由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和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共同举办的“清代灾荒与中国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不久前在京举行,来自海内外灾荒研究领域的顶尖学者,包括国际著名灾荒史专家法国学者魏丕信、美国学者李明珠、澳大利亚学者邓海伦等9名国外学者在内的50多位专家与会。与会者提交论文30余篇,从不同视角、全面深入地探讨了
清代灾荒与中国社会的复杂关系,对开创清代灾荒史研究的新局面,作出了一次可贵的努力。

与区域社会史研究对话是近年来国内外灾荒史研究的重要趋势之一。这一趋势在此次会议中得到集中体现。会上,有的学者对清代江南旱灾进行选择性的统计分析,探讨了旱灾的影响和政府及地方社会的反应,强调江南区域研究应该重视灾害因素;有的则从圩田形态、人群、稻苗等方面揭示和分析江南乡村救灾的生产与生活场景;还有学者从环境与用水生活方面探讨清代江南卫生观念与行为及其近代变迁。这是从江南地区来看。就华北地区而言,则有学者通过关中地权形态的实证研究,对日本学者森田明著名的“水利共同体”理论提出了有力驳诘;还有学者就明清以来晋水流域的环境变迁与水灾关系进行探讨;此外,还有学者大胆反思现有区域社会史研究存在的诸多问题,如通过陕西义赈个案研究,阐明地方性逻辑的多种复杂面相,以此提醒同行注意克服区域社会史研究所可能造成的“破碎的历史”等不良偏向。

注重价格分析、制度分析与量化分析是近年灾荒史研究日趋自觉的又一重要特点,这一特点在此次会议上也同样得到了体现。如有学者在整理分析清代华北地区大量粮价数据的基础上,从物价史角度探讨了华北灾荒与粮价的密切关系,认为灾荒是影响粮价长期变动趋势的最重要因素;也有学者探讨了乾隆朝废除资送留养制度背后的复杂原因,认为可能是出于短期米价危机或军事战争的考虑,也可能是出于长期继续控制农民的考虑;还有学者讨论了清代因灾恤刑制度和西藏救灾制度。一些自然科学工作者也应邀参加了此次会议。他们的论文格外注重历史资料量化分析,如有的论文利用清代档案与地方文献,总结出1470-1911年中国灾害、伤亡、战争以及减灾的逐年指数,综合成清代灾民的痛苦指数,通过分析各类灾害指标体系,认为清代比明代痛苦,清后期比清前期痛苦。这一研究颇耐人寻味。

尝试从文本解读、社会记忆等角度来推进灾荒史研究,成为此次会议的一个新亮点。如有人从英国《北华捷报》对丁戊奇荒的报道和晚清洋务派、顽固派观点的两种对立性阐述,来探析灾荒与晚清意识形态问题,就给人耳目一新之感。还有论文通过对某一地方志的详细解读,探讨国家救灾本身的失职与地方文献编纂的有意掩饰问题。

需要指出的是,这次会议还专门就“清史工程”的《清史・灾赈志》的撰写进行了讨论。著名灾荒史专家、灾赈志的主持人李文海教授向大会提供了撰写大纲及各篇细目,与会者在基本肯定大纲整体设计的同时,就灾情篇等撰写问题也提出诸多建设性意见。与会者还围绕灾荒文献资料及档案的整理展开了热烈讨论。

会上,李文海教授还从当前社会和学术界对灾荒史研究日益重视、优秀成果成批涌现、学科建设良好发展及专业队伍初步形成等多个方面概括总结了近二十年来灾荒史研究的显著发展,认为当前的灾荒史特别是清代灾荒史研究正面临着极好的发展机遇,希望研究者抓住机遇,在灾荒史特别是清代灾荒史研究中取得新的突破。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