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成议政品牌
今天,循环经济已经是一个出现频率极高的词汇。但在几年前,当致公党提出应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提案时,许多人对这个词汇却相当陌生。2002年7月,致公党中央在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上提出《大力推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促进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不断增强》的书面发言,并提出《关于实行绿色会计制度的建议》的提案。提案产生了快捷而显见的效果,它直接催生了一个专门委员会的设立――在中国会计学会内,新成立“绿色会计专门委员会”。在全国政协十届二次大会上,致公党中央又作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革进程”的大会发言,并提出相关的提案,得到全国政协和国务院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围绕“循环经济”,致公党提出的建议越来越有深度,组织的活动越来越具影响力,发出的声音也越来越强劲。只要提到循环经济,许多人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到致公党,它已成为致公党建言献策的“拳头产品”,并在社会上产生了“品牌”效应。
内河航运不应被遗忘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高速公路、铁路成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热点。而内河航运由于认识上的偏差、体制上的不顺,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发挥应有的作用。
致公党中央组织专家对长江和珠江航运进行了全程调研,并于2000年向中共中央提出《关于在制定十五计划及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战略时应充分重视内河航运建设的建议》。建议得到了中共中央的重视,责成有关部门进行专题研究,对致公党中央提出的理顺江河管理体制和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开发投资机制等建议,根据国家经济改革的总体部署,在制定“十五”计划时认真研究,加以落实。此后,国务院有关部门及时作出安排,立项进行专题研究,并拨专款建立了内河航运基金。
从此,由内河航运扩展到整个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致公党相继开展了一系列大型调研活动:西南水运资源的综合利用、加强沿海枢纽港口建设、发展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中心城市交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等等。抓住一个主题,连续进行调研,不断扩展深入,这已成为多年来致公党参政议政的一个特色。
为农村第三大改革出点子
税费改革是继土地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的农村第三次重大改革。1999年,致公党安徽省委会先后对省内15个县、区开展调研,在省政协会议上作了题为《关于农业税费制度改革探索的建议》的大会发言。安徽省省长对发言作了批示,新华社则以《国内动态清样》的内参形式送往中央各有关部门。200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颁布,安徽被确定为全国唯一的全面试点省。
致公党中央组成由主席挂帅、知名农村政策问题专家参与的调研组,对安徽、湖南、江西三省的改革试点情况进行更为详实的调查。2001年2月,致公党中央组织召开农村税费改革课题座谈会,对进一步完善税费制度改革方案提出了许多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
2001年3月,致公党中央与安徽省政协在全国政协大会上作了题为《深入扎实地推进农村税费改革》的联合发言,致公党中央还提出了题为《关于农村税费改革的调查与建议》的提案。发言和提案就完善农村税费改革方案提出“四个取消、三个调整、一项改革”的建议。
促“海峡西岸经济区”构想变现实
本世纪初,当福建省提出建立以福州、厦门为中心,以闽东南地区为主体,北起浙江温州,南至广州汕头的台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构想后,立即引起致公党中央的密切关注,认为构想有利于海峡西岸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有利于两岸经贸交流和人员往来,有利于促进两岸的和平统一。2004年3月全国政协十届二次会议期间,致公党中央提出了《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构建我国东南沿海经济繁荣圈》的建议,得到中共中央领导同志的高度重视。
全国政协副主席、致公党中央主席罗豪才率全国政协和致公党的同志,赴福建、广东等地进行考察。考察结束后,罗豪才向中共中央领导同志作了详细汇报。中共中央领导同志指示有关部门结合“十一五”规划的编制研究提出意见,并委托致公党的同志继续帮助福建研究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问题。以这次考察报告为基础的“关于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发展的建议”,被评为2004年全国政协十项重点调研成果之一。今天,“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已成为福建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热点和亮点,并在海内外引起反响。
倡导“五侨”联动形成工作合力
在我国,侨务工作是由许多机构和部门分别来承担,各有自身的职责和任务。1998年初,致公党中央提出,加强中央五个涉侨单位之间沟通与合作,信息共享、资源共用、工作互动、形成合力的建议,得到中共中央的充分肯定和支持:全国人大华侨委员会、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国务院侨务办公室、致公党中央、中国侨联五个涉侨单位举行了联席会议,具体商讨合作有关事宜。此后,从“五侨”领导的高层议事到“五侨”机关的工作研讨,从联合进行调研到共同接待海外朋友,“五侨”开展了多渠道、多领域的密切合作,而且合作形式不断活跃,合作内容不断丰富,合作机制不断完善。
2001年,致公党中央与其他涉侨单位一起,深入广东、广西华侨农场进行考察,了解农场的生产和经营状况以及归(难)侨和侨眷的生活情况。随后,“五侨”领导与财政部领导共同磋商如何解决华侨农场归(难)侨和侨眷的生活困难问题。在财政部的大力支持下,全国共84个华侨农场中的22万名归(难)侨和侨眷的养老保险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
“筑巢引凤”与“中国绿卡”
关注留学人员问题,是致公党根据形势发展,找准自身定位,彰显“海”的特色,发挥“侨党”优势的重要决策。上世纪末,我国一些大城市率先创建了专为扶植留学人员企业的特区留学人员创业园。创业园刚刚掀起盖头,立即吸引了致公党的目光。1999年3月,在全国政协九届二次会议上,致公党中央作了题为“筑巢引凤,精心培育,促进留学人员创业园健康发展”的大会发言。时任全国政协主席的李瑞环同志,对发言给予充分肯定,并在发言上作了亲笔批示:“数额不大,意义重大,应支持。”此后,致公党中央连续多年就此问题进行调研并提出提案。
已入外籍的回国创业的留学人员迫切需要一张中国“绿卡”。抓住这一问题,致公党中央迅速走访公安部出入境管理局及其他有关管理部门,并于2000年3月全国政协九届三次会议上,提出了《关于给与来华创业的高层次人才长期居留权的建议》的提案。建议提出后,很多地方政府迅速将此问题提上议事日程,相继出台地区性的法规,方便留学人员的居留和往来。公安部出入境管理局也先后调整了相关的政策。2004年8月15日,我国正式出台了《外国人在中国永久居留审批管理办法》,并发放了“中国绿卡”――《外国人永久居留证》。
挖掘地域文化融合民族情感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维系全世界华夏儿女的精神纽带,也是加强与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感情交流的桥梁。地域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民族团结、融合、统一和发展中发挥着巨大的凝聚作用。近年来,致公党中央单独组团或与其他涉侨单位合作,对地域文化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考察调研,先后考察了福建的闽南文化、河南的河洛文化、山西的晋文化、山东的齐鲁文化、江西赣州的客家文化和安徽的徽文化。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致公党中央向有关部门建议,将区域文化列入国家长期社会科学发展规划,整合各方面资源和力量,给予大力支持。建议得到有关方面高度重视和肯定。
目前,致公党中央正进一步加强对区域文化的发掘和整理,加强对华侨华人文化同中华优秀地域文化的血脉与传承关系的深入探讨,同时积极促进有关部门开展多种形式的中华文化寻根之旅等活动,旨在通过这些活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增进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对祖国的认同感。
图为罗豪才(前排左二)在安徽省大别山地区与当地农民亲切交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