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方便面里还有“文章”,对这样一种在城里人看来再也普通不过的食品,为什么会产生如此不同的认识?因为,领导干部和山村群众生活在不同的环境和条件下,也就有着不同的思维习惯和思维方向。
想群众之所盼,急群众之所难,办群众之所需,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切身利益,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然而,现实中干部的主张和群众的意见不合拍,工作干不到点子上,事倍功半,事与愿违,受委屈、落埋怨的现象时有所见。如果说群众的觉悟有待提高,他们的思想观念需要加以积极正确的引导,那么我们干部的思想方法和思想作风则更有检讨和校正的必要。这是由于,很多时候有的干部虽然抱着“为民”的良好愿望,可是并未真正谋到群众的心坎里。其实质在于,他们还没有完全彻底地站到人民群众的立场来考量事物、琢磨问题。“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如果我们经常换位思考,真正做到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就不会做出自以为是而群众却侧目而视的事情来。
有同志感慨,现在一些领导干部学历比过去高了,文化知识比过去多了,却不会做群众工作了。因为他总是站在群众的外面或对面,而不是走进群众当中,说的又总是大话、空话、套话、官话,没有真情实感。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带着感情做群众工作,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应有之义。但“乐民之所乐,忧民之所忧”的感情不是凭空而来的,它是在与人民群众相濡以沫、水乳交融的过程中培养、萌发、生长、凝聚而成的。鱼水关系才能产生鱼水之情,油水关系只会离心离德。各级干部只有融入人民群众,和他们一道品尝酸甜苦辣,体味他们的喜怒哀乐,才能与之息息相通、心心相印,真正成为他们的贴心人、知心人、暖心人。
将心比心才能赢得真心,换位思考更需换位体验。毛泽东同志讲过:“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党员干部要做健康成熟的种子,深植于人民群众的广袤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