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研结合催生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
在东北大学的人才培养过程中,“3+1+1”、“4+1”、“2+2”、“1+3”这些简单的算式,被赋予了深刻的内涵,代表着东大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的不懈探索,见证着东北大学产学研结合、实现人才培养的多样化、培养创新性人才的历程。
关于东北大学的人才培养,与东北大学合作多年的宝钢集团董事长谢企华感受很深,她说:“东北大学与宝钢合作共同培养工程技术人才的方向是正确的,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高等工程人才培养的新路,这种模式培养出的学生具有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精神,我们宝钢欢迎这样的大学生。”在宝钢建设与发展初期,急需适应性强、进入角色快、专业技能高的各类人才,东北大学急宝钢之所急,创造性地提出了“3+1+1”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学生3年在学校按正常教学计划完成学习任务,1年预分配到宝钢进行工程、科研、管理等工作实践,1年返回学校进行专业学习并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学校根据企业用人的需要调整培养计划,并与企业共同确定学生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学生毕业后继续到宝钢工作。这种模式培养的学生工作后适应快、能力强,很快成为企业的技术、科研和管理骨干。
随着济南钢铁公司的不断发展壮大,缺乏掌握高级专业技能的复合型人才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东大抓住机遇,提出了与济钢联合探索“4+1”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即学生毕业后受聘于济钢,企业根据现实和长远发展的需要,选择企业需要的专业让学生继续留校再学习一年,完成学习任务后,由学校发双学位证书。学生回企业参加工作按研究生对待,享受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待遇。这种培养模式学生欢迎、企业需要、社会满意。
在“3+1+1”、“4+1”的模式基础上,东大根据东软集团发展的需要,又推出了“2+2”、“3+1”软件加强班和“1+3”、“2+2”软件工程专业等多种软件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国家急需的软件人才。现已形成以东软信息工程学院为基础层面,以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专业、软件学院软件工程专业本科生教育为主体,以计算机学科研究生教育为尖端的“金字塔”式IT人才培养体系,为国家培养了大批IT人才。东大完成的“创新型IT职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教学改革成果,获2005年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
产学研结合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经过多年的的办学实践,长期探索产学研相结合的最佳模式,东大逐渐形成了一条人才、成果、产业相互支持、相互依托的“生物链”模式。这个“生物链”通过教学培养人才,科研创造成果,成果孵化高新技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推动人才培养和科研成果转化,实现了基础研究、技术开发、产品生产、市场经营、人才培养和创业培育的有机结合。
产学研结合,促进了新兴学科的跨越式发展、促进了学科的交叉与综合、孕育了新的学科生长点。东大计算机和自动化产业的发展,直接带动了学科的建设,目前,这两个学科已成为国家重点学科和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在2001年全国重点学科评选中东北大学控制理论与工程位居全国第一,计算机技术与应用位居全国第四;“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覆盖4个学科,在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方面进行了成功的探索,取得显著成效;依托学校在精密制造技术、计算机技术、光学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领域的学科优势,教师通过对国外CT机的修复过程和科研攻关,消化、吸收、研究开发和自主创新,掌握了CT所有技术难点和核心技术,并将其转化为产品,制造了第一台国产医用全身CT扫描机,填补了我国全身CT扫描机生产的空白。
产学研结合促进了学校综合科研实力与水平的提高、促进教学与科研良性互动。为积极探索教学和科研良性互动的有效途径,东北大学率先在国内高校中进行了教学科研基层组织改革,这种以“研究所”为单位的基层教学科研组织,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集教学、科研、学科建设为一体,突出以学术、技术的前沿研究为先导,以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保证教育质量,以高质量的教学巩固和发展研究成果,使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构成了推动学校不断发展的有效机制。新型教学科研基层组织的建立,支持了本科“学研结合”的教学改革,高年级本科学生得以进研究所,进入真实的研究环境,直接参与教师科研开发课题,与专家学者直接对话,使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得到良好地培养。同时,学校将第七学期的占总学时5%的专业选修课和毕业设计(论文)等教学环节也放在研究所完成,教师将学术、技术的前沿研究成果融入教学之中,以高水平的研究保证了教育教学质量,促进了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