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11月28日至1936年3月7日,伦敦举办“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展览除了向中国征集展品外,还要求世界各大博物馆提供所藏中国艺术珍品参展。故宫博物院理事会认为,这是在国际上宣传
英国派大维德爵士、拉菲尔、伯希和等5人来中国征求展品。中方也特别聘请了唐兰、容庚、郭葆昌、朱文钧、陈汉第、邓以蛰等专家协助选取,共选定文物735件,包括铜、瓷、玉器、书画、缂丝、珐琅、剔红、折扇、文玩、家具等。
此次故宫参展文物的包装也成为一大特色。书画、缂丝等每件都有布囊包裹,铜、玉、瓷等则配锦匣锦盒。制作锦匣锦囊的材料全部选自故宫博物院库存的非文物类的丝绸,有蓝绿色织金缎、黄色织金缎、绿色江绸、提花缎、闪缎等,展览期间曾经专辟一间展室陈列这些包装,其古雅别致可以想见一斑。
《泰晤士报》1935年7月25日报道:“美术品装在特制钢皮箱内,计93箱,由起运地点送到萨福克军舰时,一路有中国武装官兵重兵护卫,及送至军舰后,均由该舰水兵荷枪实弹,包围保护。以后陆续将钢皮箱几乎悉数安置该舰一子弹库内。另有一二箱闻系专装明朝皇帝宝座,则置于前舱。钢皮箱入库后,一路中库门加以封锁,并派卫兵守护。此外,该舰华德克中校同秘书唐惜芬每日前往仓库巡查,各箱有无被军舰机器震动力或他力致震动箱中物品,叠经细察各钢箱等,毫无动摇,该舰经过印度洋时,虽两日遭遇季候风,军舰行驶如恒,亦无震荡。故一切钢箱抵英后,得平安无事。”
展览期间,印有宋太祖画像的海报,张贴在伦敦市内各大商店门口。从欧美各地赶来的观众极其踊跃,统计参观者达到42万人之多,而在最后几个参观日里,平均每天就有2万余人,在当地掀起了中国热潮。
下一篇是《智斗日寇巧周旋国宝安然》。
中国工人搬运前往英国的文物箱,箱上用英文印着“小心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