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国际社会盛赞神舟六号成功返回

2005-10-18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记者吴建友、宋斌、李玉东、穆方顺、李力、柴野、郭林、宋 我有话说

综合本报华盛顿、巴黎、安卡拉、罗马、布鲁塞尔、柏林、伦敦、贝尔格莱德、东京、布拉格、马尼拉、堪培拉10月17日电(记者吴建友、宋斌、李玉东、穆方顺、李力、柴野、郭林、宋文富、严圣禾、王传军、任鹏、戴军)

中国航天事业的进步
带来与各国合作的机遇

美国美国宇航局顾问戈登斯格说,中国“神六”成功发射增加了美中两国航天机构合作的机遇和可能,中国和其他国家的航天事业的进步与发展也将促进美国的航天事业。

“神六”飞船成功返回后,美联社当天以《中国航天舱安全返回地面》为题迅速对此进行了报道。报道说,装载两名中国宇航员的中国“神六”飞船在经过5天的太空旅行后于周一拂晓前降落在中国的北部草原,此举确认了中国作为正在上升的技术大国的地位。

美联社的报道说,中国是继俄罗斯和美国之后凭借自己的力量将人类送上太空的第三个国家,这给中国带来巨大的骄傲。这将有助于中国拟在2010年登月球和最终建立航空站的计划。

《华盛顿邮报》以《中国宇航员安全回家》为题报道了“神六”成功返回地面的消息。报道指出,过去只有俄罗斯和美国掌握载人太空飞行所需要的技术,中国进入这个独特的太空俱乐部,展示了中国在经历了20多年改革后的经济和科学实力。

法国在飞船成功发射后,法国总统希拉克13日就迅速向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致电表达真诚祝贺。该贺电内容昨天晚上才向外界透漏。希拉克总统在贺电中表示,神舟六号飞船成功发射和返回表明中国航天工业事业已取得长足发展,这使中国人民深感骄傲。希拉克表示,法中已在航天领域开始合作,中国目前的成就可以进一步拓展两国航天领域的合作前景,并促进两国在航天领域建立更加具体的和操作性更强的伙伴关系。希拉克衷心希望,法中两国的航天合作在创新与信任的基础上顺利进行。

法国《世界报》发表文章称,神舟六号飞船的成功返回地面,激励中国不久将会拥有自己的空间站,并将在2017年开始实施登月计划。法新社也表示,面对西方国家担心中国的航天计划将会用于军事目的,中国总理温家宝在该飞船发射前曾着重强调中国的航天计划是一项完全和平的人类科学事业。法国《科学与未来》杂志发表文章表示,神舟六号飞船成功返回标志中国是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发射载人飞船进入太空的国家。

土耳其土耳其执政党正义与发展党副主席、欧洲议会土耳其议会党团主席穆拉特・迈尔江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说:“我对中国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和返回感到高兴。我们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有着良好的贸易关系和社会交往,密切关注着中国航天技术的发展。我们高兴地看到,中国先进的航天技术对世界科技发展做出了贡献。我希望土、中两国加强对话并加快合作。”

“神六”为人类探索太空
增添了新的巨大的力量

意大利中国神舟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顺利返回地面的消息,在意大利引起了广泛关注,各界重要人物今天纷纷发表谈话,向中国表达热烈祝贺和高度期许。意大利空间局局长维特莱拉说,神舟六号的成功不仅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又一个辉煌的里程碑,也为人类探索太空增添了新的巨大力量。意大利设在肯尼亚的航天基地为神舟六号提供了联络方面的配合,因此我们对“神六”的圆满成功感到格外高兴,相信它将为中意两国在航天领域的合作开辟现实可行的前景。

意大利全国工业家协会主席蒙特泽莫洛对“神六”发射圆满成功表示“十分高兴”。他说:“对革新和高科技领域投入的愿望和能力,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本因素。神舟六号太空使命的圆满成功充分显示了中国在这方面所做的巨大努力,其科技成果也无疑为(各国)同这个伟大国家的合作提供了新的机遇。”拉齐奥大区工业家协会主席瓦罗里发表声明,热烈祝贺中国发射神舟六号圆满成功。这位刚于今年9月率领意工业家代表团访华并受到回良玉副总理亲切接见的意大利著名社会活动家在声明中说,两名勇敢的航天员――费俊龙和聂海胜――圆满完成了这次艰巨复杂的航天使命,这是中华民族的巨大荣耀。中国再次载人飞天成功,标志着友好的中国人民在攀登世界科学技术顶峰过程中又跨出了重要一步。

欧洲航天局神州六号圆满完成航天任务后,欧空局中欧合作项目负责人凯文在本报专访中表达了欧空局对中国在载人航天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功的祝贺,传达了欧空局对中欧未来航天合作前景的乐观态度。

凯文表示,“神六”的成功确立了中国作为世界第三大掌握载人航天技术国家的地位,这一成功势必对世界其他航天大国产生影响。自冷战结束以来,载人航天研究一度陷入低潮,在此背景下,中国不仅用实际行动肯定了载人航天技术开发的重要价值,并通过“神六”的成功发射证明自己的判断。凯文认为,中国自主研发的“神六”获得如此巨大的成功,将使欧洲获得一个新的、令人激动的合作伙伴,中欧在未来的航天技术领域将成为朋友而不是竞争对手。凯文认为,中欧已经在航天领域开展了多项合作,中欧航空合作的发展有赖于中欧在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领域合作与对话的进一步深入,中欧民众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将为双方共同开发“新世界”打下基础。欧洲很希望在中国未来的神州工程和登月计划中扮演积极角色。

开发宇宙的实力显现
中国登月计划引起关注

德国《科技周刊》的文章指出,中国利用自己不断增长的政治和经济力量,开始发展航天事业。过去三十年,中国向太空发射了50枚自行研制的气象和通讯卫星。从去年开始,中国参与了欧洲的“伽利略”卫星项目。中国以两亿欧元参加这个总额为34亿欧元的项目。

德国航空航天中心专家克劳斯・贝尔格在谈到中国第二次成功进行载人宇宙航行的意义时说,对失重的研究始终是航天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例如,人们在太空可以将铅和铝溶为一体,但是回到地球后,没有硬化的这两种金属便又自行分离。研究人员可以从这类试验中获得重要的发现,并通过电脑模拟运用于现代浇铸技术。贝尔格认为,在太空进行的许多试验必须由人来进行,因为使用机器人无法对试验进行监控和调试。

英国“神六”成功返回地面后,记者采访了英国莱伊斯特大学太空研究中心的首席工程师蒂姆・斯蒂文森,该中心是英国从事太空研究的著名机构。斯蒂文森对“神六”成功飞行及中国宇航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表示祝贺。

斯蒂文森说,中国是世界上第三个进行载人太空飞行的国家。载人太空飞行要求的技术非常复杂,风险也很高,但至今为止中国都做得很成功,表明中国已很好地掌握了复杂的宇航飞行技术。“神六”升空,成为宇航事业的一个壮观,吸引了世界各国的关注,人们对中国载人宇航的进一步发展很感兴趣,非常关注中国未来的登月行动。他还说,如果有人认为中国载人太空飞行与上个世纪60年代美国和前苏联的载人太空飞行相似,就据此判断中国的载人太空飞行技术落后,那是非常错误的。美国最近有人建议重新启动其登月飞行,而其将采用的飞行技术仍是上个世纪60年代的,这表明其技术的可靠性非常好,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的太空技术开发得很好。斯蒂文森谈到,载人太空飞行并不具备军事战略意义,那种“中国发展载人太空飞行将会形成新的军事威胁”的说法毫无根据。苏联曾试图发展军事载人太空飞行,最终因事实证明毫无意义而在上个世纪80年代放弃。

塞尔维亚自12日以来,当地各主要媒体均对中国神州六号载人飞船的升空与返回做了报道,认为中国在两年内成功地进行了两次载人太空飞行,成为继俄罗斯和美国之后的第三个太空大国。曾5年时间在中国担任大使的贝尔格莱德大学经济系教授翁科维奇给本报记者打电话表示祝贺,他说:“我对中国这一成就的取得丝毫不感到吃惊,因为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经济、科技等各方面都取得了惊人的进步。中国在载人飞船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功,将会进一步促进人类对宇宙的了解与开发,进一步促进各国在和平利用太空方面的积极竞争,从而也将会给人类带来更大的进步。”

中国在航天领域
缩小与美俄的差距

日本《朝日新闻》发表了题为“中国的技术和行动能力给全世界留下深刻印象”的评论。文章说,两名宇航员从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船中走出,他们精神饱满的面容再一次让全世界看到了中国在宇宙开发领域的实力。飞船着陆是载人航天飞行中最后的关键,如稍有不慎就可能发生意外。中国之所以能够满怀自信地准备回收工作,是因为在这方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也是中国第25次将发射出去的卫星或飞船成功收回。文章说,中国的宇宙飞船从搭载一个人到搭载两个人只花了2年时间,比苏联和美国完成这一步的时间都要短。中国正沿着2000年发表的宇宙白皮书中所制定的计划稳步积累技术实力,中国的宇宙开发今后将继续发展并进一步缩小与美俄两国的差距。

菲律宾菲律宾总统府副发言人伊莎贝尔・德莱昂对记者说,首先祝贺中国第二次载人飞船的成功,就个人而言,她为中国在航天科技领域取得的成就而感到自豪。载人飞船再次成功证明中国这条沉睡的巨龙正在醒来,中国人用勤劳的智慧与双手创造了经济和科技奇迹,不仅征服了“地球市场”,而且现在又征服了“太空市场”。她相信,中国在科技领域的研究将在不久使中国登上月球,甚至火星等星球,她对此向中国政府和人民致敬。中国的崛起让更多外国人对中国文化和中国产生了兴趣,在采访之余,伊莎贝尔向记者询问哪家华文学校较好,她计划让自己的女儿学习中文,以便将来可以有更多的竞争优势。

捷克神舟六号成功返航当天,捷克电视台、捷通社及各大报纸的网络版均予以详细报道。捷通社称,神舟六号两位航天员经过5天的太空之旅后返回地面,中国人民像迎接英雄一样欢迎他们凯旋。在航天员的家乡,人们在街道上跳起欢乐的舞蹈,表达喜悦之情。中国的航天业还打算在两年后实施太空行走,并将可能选用女航天员。

斯洛伐克斯洛伐克通讯社报道,中国第二艘载人航天飞船按计划安全返航,标志着中国成为继美国和俄罗斯后的第三大航天大国。两位航天员在航行过程中成功地进行了各项科学实验。中国还计划实现航天员太空行走、建立太空试验室,并最终将中国人送上月球。

澳大利亚澳联邦外交贸易部长唐纳办公室今天下午给本报驻堪培拉记者发来电邮说,唐纳外长对中国载人航天取得的重大成就表示衷心的祝贺。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