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9月,我考入西北师大中文
听赵老师上课,给我感受最大的是古典文学的魅力。赵老师和我们朝夕相处了三年。是他带领我们走进了古典文学的神圣殿堂,使我们沐浴在《诗经》、《楚辞》的圣洁的雨露之中;徜徉在古诗词文章的海洋里。对真善美的追求,对假恶丑的揭露,遂成我人生的责任。听赵老师讲课,我时时感到自己的渺小,事事感到提高自己品德的重要性,处处留心自己的行为是否合乎社会道德规范。到如今,我还清晰地记得老师给我们讲《离骚》的情景。“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听着这些名诗,想着它的含义,我觉得,这既是屈原的自励自勉。又是赵老师为人为师的精神写照,更是他对学子的殷切期望,听赵老师的讲课,真有一种如坐春风的感觉!
赵老师不仅学问渊博,品德高尚,而且对我们的生活、学习很关心。他是我们在大学四年里见得最多、最熟悉的一位恩师,他是最能和我们打成一片的老师。在我的记忆中,大学里的老师,除上课外,很少能见到他们,而赵老师例外。无论在课外,还是在路上,或在宿舍里。都能看到他辅导学生的身影,都能听到他关心学生生活的话语。他十分关心我们的学习情况并多次征求学生意见,及时改变教学方法以适应我们的学习。因此,我们十分尊敬赵老师。
人生如梦,一别恩师十八载。自我毕业后,恩师潜心研究学问,遂成国内外著名的教授、学者,《诗经》、《楚辞》研究专家。甘肃电视台、《人民日报》海外版等众多媒体予以报道。在《古典文学》杂志(后改名为《古典文学知识》)上发表高质量研究论文多篇。其间,我于1997年9月教师节在省幼师见过恩师一面。那时的恩师虽头发毕白,但风采依旧。我之所以在教学工作中有所成就,被国家教委、人事部评为全国优秀教师,与赵老师的精心培养和他人格力量的熏陶是分不开的,难忘恩师一辈情啊!
当年20多岁的学生,如今已迈入不惑之年;当年正值年富力强、不惑之年的赵老师,如今已愈六旬了。愿我的恩师事业上建树多多,万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