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高校管理应有“学政”型人才

2005-10-19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闫玫 我有话说


一家之言

在分工
发达的社会,人们对一个著名大学校长的尊重,并不亚于对总统的尊重。甚至认为,一个好的总统,未必能胜任一个好的大学校长。这种尊重,是基于大学校长是学术知识监护人的身份的认识,表达的是对文化教育的尊重,也说明社会对高等教育管理有了不同于一般行政管理的深刻认识。

知识管理活动有别于其他行政管理活动,具有为发扬学术自由、维护知识传承提供条件和保障的服务性质。其主导性意见需要通过说服、示范、协调、沟通的方式,形成大家的共识。如果不懂得治学之道、教育之方,就无法有效地实施说服、示范的指导作用,是难以发挥其领导作用的,甚至会陷入“失语”的尴尬境地。

我们向有“学在官府”的传统,学术教育单位的管理是政府行政的延伸。现在我们的知识环境已经发生很大变化,各高等学府的领导者已经起码是本科以上学历,有着教授、研究员之类的高级职称,一些还是知名的专家学者。不过,在学界里面,一些“强按牛头饮水”的“改革”、啼笑皆非的大言不惭、贻笑大方的“科研成果”,不但时有所闻,而且有些还出自一些著名学府。这说明,即便是专家当政,也不能保证就一定能按知识管理的规律办学。

在当前的情况下,以行政权力管理学术固然不可取,完全靠学术力量进行管理也是难以应付单位内外的复杂情况。最需要既通晓为学之道,又有行政管理之能,能够把学术和行政结合起来的“学政”型管理人才。我们所说的“学政”,是从事知识管理的“内行”领导,在形成行政人员和学术人员分工合作的管理格局中,具有中心的地位和作用。知识管理所要求的行政权力,是为学术自由提供保障的,越是能促进知识的进步,其权力也就越有力量。

“学政”需要通晓为学之道,但大不必以学为能。学术已有所成就的专家学者当政,对知识的诚意自不待言,但也有向知识管理的角色转换的问题。其角色转换的关键所在,是要区别学界领导与学术领袖的不同。学界领导是知识管理者,不同于学术领袖。学术领袖是引领学术潮流,在学界开宗立派的前沿人物。学界领导则功不在此。他的职责是发挥整个学术团队的自由思想和创造精神,需要懂得知识管理的藏“拙”之道。藏“拙”之道,一是要有兼容并蓄的雅量,能够容纳各种学说观点的生长和发展,不以某家某派某人的意见定于一尊;二是要有无为而治的作风,遵循知识创新活动的客观规律,为创造力的充分涌现提供广大的自由空间。可以说,一个能够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体制环境,就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摇篮。

诚然,知识管理是专业性很强的特殊管理形式,但并不是玄妙得高不可攀。说到底,要义不过就是我们党说过的那些老话:一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一是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只是在实现的过程中,不要让行政权力破坏了知识发展的客观规律,创造一个以人为本的自由发展环境。如是而已。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