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设有15个教学院(系、部、中心),33个本科专业;拥有1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具有以研究生同等学力申请硕
近三十年来,学校秉承“为之则易,不为则难”的校训,坚持“以人为本、崇尚学术、注重质量、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遵循“以德树人、特色立校、严谨治学、知行合一”的治学方略,情系轻工、倾心轻工,同时紧紧把握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立足行业又不为行业所限,紧跟时代步伐,立足“轻”字,围绕“新”字,紧扣“实”字,谱写了为轻工育人、为轻工奉献的壮丽篇章,培养了一批又一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
立足“轻”字,培育特色专业,
构建人才培养的基础工程
在近三十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围绕“轻”字做文章,紧密结合轻工业发展需求,将“轻”就“轻”,紧扣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脉搏,不断调整完善专业设置,优化专业布局,培育特色专业,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发挥服务社会功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郑州轻工业学院是中南五省唯一的一所轻工本科院校。创建伊始即根据轻工业在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紧紧围绕轻工业的发展需要设置专业,首批建设了家用电器、食品、烟草、电化学等关系人民生活、具有明显特色的轻工类专业,奠定了学校专业建设的基础。“八五”期间,学校根据轻工行业的内涵提升和外延拓展的需要,适应轻工行业与其它行业渗透交融的趋势,开始着手进行学科专业的调整与改造工作,以原有轻工类学科专业为依托,向电子信息、经济管理、工业设计等学科专业延伸,逐步拓宽了专业面向。同时,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专业建设思想,倾力打造优势特色专业。采用政策倾斜、专款资助等措施,对首批建成的家用电器、食品、烟草、电化学专业进行了重点建设,使其特色更加明显。“九五”期间,学校适应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依托河南省作为轻工大省、轻工业发展基础雄厚的优势,进一步明确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思想,主动适应国家和地方经济结构的调整,增设了艺术类、人文类专业。与此同时,依据学校办学定位,以培养具有较强适应能力和较大发展潜力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强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化学工程与工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工业设计等8个重点建设专业,又建成了一批有影响的优势、特色专业。“十五”期间,适应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的需要,设置了食品质量与安全、环境工程等社会急需的专业。同时,增设了理科类、法学类等对工科院校培养高素质人才有很强互补性、支撑性的专业。为巩固已有专业建设成绩,引领专业建设走向更高水平,学校切实加强学科建设,整合学科资源,汇聚学术队伍,加强基础平台建设,从而形成了以4个省级重点学科为核心、13个校级重点学科为支撑、专业优势突出、专业特色鲜明的,工、理、文、经、管、法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专业发展格局。如今,食品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热能与动力工程、工业设计等轻工类紧俏专业,已成为学校特色明显的专业。这些专业的报考人数连年爆满,毕业生供不应求,在国内相关领域拥有突出优势和较大影响。
围绕“新”字,不断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
抓好人才培养的质量工程
学校把课程体系改革和教学内容更新完善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主渠道,依据经济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需要,结合市场对人才的多元化需求,围绕“新”字做文章,大力推进课程体系的整合和优化,着力进行课程内容的提炼和更新,充分吸收和应用最新的教学研究成果和科研成果,始终保持与科学技术进步、行业产品更新换代的动态一致,使学校培养的人才既基础扎实又富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早在1985年,学校就从基础课入手开展课程建设。首批建成了大学物理、高等数学、机械制图、体育等4门省级优秀课程,并建成了一批标志性特色课程,如食品微生物学、卷烟工艺学、产品设计、化学电源工艺学、微控制器及应用、制冷与空调器电气控制等专业课程。这些课程,注重了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企业生产实际的动态适应,反映了学校课程建设的特色。从1995年开始,以获得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的重点教改项目《轻工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内容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为龙头,不断优化整合课程体系,实现“三通一渗透”,即公共课全校打通、公共基础课按学科门类打通、学科基础课按专业大类打通;注重不同专业课程之间相互融合和渗透。同时,调整、整合、更新专业课程的门类及内容,增加与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紧密相联的实用性课程,确保了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先进性和合理性,从而进一步拓宽了学生的知识基础,增强了学生的适应能力。
目前,已经建成的40门校级优秀课程和精品课程,22门省级优秀课程和精品课程,3项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19项省级优秀教学成果,6批达469项校级教改项目,直接运用于教学过程,优化了人才培养方案,促进了教学内容的更新,为广大学生更好掌握基本理论、提高基本技能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学校建成的省内先进的数字化校园和一大批多媒体教室,引进和自主研制的180余项多媒体教学课件,多门省级网络课程,为日常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搭建了现代化平台。先进的教育手段与符合时代要求的教学内容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培养质量。
先进的教育思想观念、富有时代特征的课程体系、不断更新的教学内容、现代化的教学平台,全体学生直接受益。学生形成了与经济转型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思维方式、与科学技术发展同步的知识结构。用人单位普遍认为学校毕业生知识新、基础实、创新意识强,对毕业生满意率达到90%以上。
紧扣“实”字,培养学生扎实的实践技能、朴实的思想作风,
实施人才培养的素质工程
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使现代工程技术的实践性、创新性、社会性和复杂性等特点更加突出。这就要求它的参与者既要有深厚的理论基础,更要有扎实的实践技能和朴实的思想作风。
学校重视实践性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各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对实践教学体系进行合理设计,着眼于培养学生“扎实”的实践技能。坚持和发扬工科院校重视实习实训的教学传统,切实加强了实验室、工程训练中心、校内实习基地等硬件平台建设;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并借助于学校构建的机构创新实验室、电子创新实验室、IT创新工作室等平台,给学生提供了自主设计、自由探索、自己动手、自主创新的机会,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育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通过设立课外学分制度,把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成果与学分挂钩,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融入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之中;每年设立15万元以上的专项基金,建立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奖励制度,鼓励和支持学生开展科研和创新活动;充分发挥起于轻工、服务于轻工的优势,利用与企业在长期的人才支撑和技术支持中形成的“亲缘”关系,与海尔、洛拖、新飞等大中型企业和科研院所合作建立了112个稳定的实习基地和产学研基地。这些措施,强化了学生实践能力的训练,形成了学生扎实的实践技能,大大缩短了毕业生与社会的适应期。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充分发挥“两课”的主渠道作用,积极探索和实施“德育学分制”、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创新团学工作模式、学生社团管理方式,帮助和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学生思想作风的培养放在广阔的社会空间之中,与丰富的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形成了实践教育的“四三”模式(即学生参加四类活动:科技创新活动、文化艺术活动、体育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参加三级比赛:学校、省级、全国比赛)。建立了实践育人的“四化”工作机制(即社会实践运作项目化、社会实践内容丰富化、社会实践过程全程化、社会实践实施形式多元化)。学校注重提炼校园文化活动所蕴涵的文化特征,打造校园文化活动的精品;打破传统的管理和课余活动体制,将学生的业余时间用潜在的文化形式统一到人才培养目标上,通过举办高水平文化素质报告、高雅艺术进校园、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等活动,丰富大学生的文化生活。
学校连续16年获得“河南省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称号,被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等授予2004年全国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称号,学校的大学生落实科学发展观实践服务团被团中央评为“全国百支重点团队”,大学生艺术团被评为全国优秀学生社团。得益于春风化雨的思想教育和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文化活动的濡染,郑州轻工业学院的学生形成了踏实严谨、从基础做起的求实精神,团结协作、善于沟通的团队精神,自信自强、不怕挫折的拼搏精神,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
紧密结合社会需要的专业布局、具有坚强学科支撑的特色专业、优化的课程体系、与时俱进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为学生成才奠定了知识、能力、素质基础,使学校毕业生在轻工行业的广阔舞台上,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潮流中勇立潮头、大展宏图。建校以来,学校为国家培养了近3万名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他们以“综合素质高、基础扎实、工作塌实、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强”而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可和广泛欢迎。如今全国烟草企业许多厂级领导和大量的技术骨干来自于郑州轻工业学院毕业生;国家大型家电企业如美的、海尔、新飞、安彩等企业中的大批中层领导和技术骨干毕业于郑州轻工业学院;工业设计和电池等行业更是郑州轻工业学院毕业生凸显优势的领域。毕业生中涌现出了如安彩集团常务副总裁赵文明、金星啤酒集团总经理王智、湖南包装公司董事长贺坚、北京卷烟厂厂长曲志刚、深圳喜德盛自行车公司董事长谭伟龙、海南金厦装饰工程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姜岱云等一批企业家;涌现出了以武汉理工大学博士生导师李文锋、西安交通大学博士生导师阎相国等为代表的一批专家学者;涌现出了以全国见义勇为先进个人宁飞华、为保护学生壮烈牺牲的杨英军等为代表的一批社会精英。连续多年,郑州轻工业学院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保持在85%以上,总体就业率达95%,始终位居河南省高校前列,多次获得了“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的殊荣。
托中原文化之底蕴,乘改革开放之东风,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郑州轻工业学院将继续坚持走“立足轻工,拓宽面向,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特色办学之路,坚持“充实内涵与拓展外延相结合,凸显特色与均衡发展相结合”的办学思路,跟踪教育、科技发展趋势,以发展为主题,以教育创新、教育改革为动力,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以教育质量为生命线,以科学研究作为服务社会、强化教学的支撑,以就业为导向,主动适应国家和河南省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需要,优化结构、充实内涵、突出特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办学水平、学术水平和办学效益,增强学校的综合实力,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站在新的起点上,全体郑州轻院人正充满信心,昂首阔步迈向更加辉煌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