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北京海淀:区域资源期待统筹大发展

2005-10-20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编者按上风上水、依山傍水、青山秀水、藏风得水”,这是人们印象中的秀美海淀;“科研、教育、信息、文化、卫生及智力资源密集,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综合改革实验区、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区、全国科普

示范城区、国家卫生区……”所有这些更标志着海淀已成为北京这一全国文化中心、知识经济基地最重要的承载空间。然而,面对全新的历史发展期,如何以更宽广的视野,让海淀的每一寸土地都充满创业的激情,让每一个区域单位都发挥出独特的优势,让每一位社会成员都能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话题。

“要把区域统筹作为北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善之区的重要举措。”9月24日,在海淀2005统筹区域发展高层联席会议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刘淇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同样,本着“大海淀、大服务、大统筹、大发展”的理念,各行各业身处海淀的各方人士在此次会议上,也就如何服务首都发展、共建和谐海淀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今天刊登其中部分人士的发言内容,并希望读者朋友就这一话题发表自己的真知灼见。

“这片土地孕育了联想!”

柳传志(联想控股集团总裁):作为20多年来扎根海淀区发展成长的一家企业的负责人,我对海淀区怀有深厚的感情。这片土地孕育并见证了联想等一批企业的崛起,是我们这些企业发展成长的根据地。

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就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大到一个国家,小到每个城市、每个区,如果能协调各方面资源,统筹谋划,和谐发展,将挖掘出更多的区域发展潜力,进而提升整体创新和综合竞争力,增强整体发展能力,作为区域中的每个个体才会在这种环境中更加快速、良性的发展。

1984年,联想从中科院计算所的一间小平房开始起步,经过20年来的发展,今天联想控股公司已经形成了涉及信息技术、投资、地产等3个行业领域,5个业务单元的非相关多元化经营格局。今年5月1日,联想控股公司旗下子公司――联想集团并购IBM全球PC业务的交易全部完成,新联想集团正式启航。从4-6月份业绩看,整合的效果比预想的好。联想电脑在全球的销量为352万台,占全球市场的7.7%,营业额196亿元港币,股东应占溢利3.57亿元港币,较去年同期增长了6%。

联想以及其他众多在海淀区成长、发展的企业,都怀着一颗产业报国的赤诚之心,为我们的国家、为首都、为海淀的繁荣与发展肩负着一份使命和责任,在积极为国家提供税收和创造就业机会的同时,我想我们每个企业都应立足于海淀整体区域发展的框架和蓝图,努力发展企业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有机主体作用,以市场为纽带,拓宽沟通渠道,推进全面协调,以“新跨越、新海淀”的战略构想为指引,为促进区域和谐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向亚洲和世界创新中枢迅跑!”

闵维方(北京大学党委书记):目前,全球化战略成为高层次大学发展的必然选择。然而,全球化不仅没有削弱本地化,反而进一步促进了本地化。上个世纪80年代末,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在对主要国家和地区全球竞争优势产业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发现国情或区情决定着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在全球竞争中的优势,其中相互联系的要素条件、需求条件、同行竞争和相关产业,是决定全球竞争优势的关键力量。这就是著名的“钻石理论”。这个理论告诉人们,善用本地资源和优势,即本地化,是全球化条件下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产业获取全球竞争优势的必由之路,全球化反而促进了本地化。

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我们提出了本地化和全球化相结合的办学理念,实施了“植根海淀、立足北京、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发展战略。在这里,所谓“植根海淀、立足北京”不只是地理上的,更重要的是科技、经济、文化和社会意义上的,表达了这是北京大学本地化发展的战略据点。

作为国家和北京科技创新战略的空间表现,海淀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正在率先进入知识和创新发展阶段,海淀地区正在引领中国向亚洲和世界创新中枢迅跑。因此,扎根海淀这一区域可以最大范围地、最高层次地促进和分享教育、科研、学习与创新的集聚效应。植根海淀、结网中关村,不仅可以使享誉中外的北京大学通过改善海淀区域环境,最大限度地为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国家作出贡献,而且也有利于更有效地整合利用本土资源和优势,抓住机遇,把北京大学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大学。

“共同构建和谐海淀!”

冯永生(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副政委):应该综合发挥驻区部队高层领导机关多、军兵种全、知识密集、卫生和文化资源雄厚等优势,全力配合驻地政府深入搞好全民国防教育,广泛开展科技、文化、卫生、法律“四下乡”活动。要着眼新的形势任务,牢固确立“共驻、共建、共益、共赢”的理念,积极整合驻区部队的资源,拓宽共建领域,丰富共建内容,全面加强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等领域的合作,扎实推进军民共建文明单位、文明社区、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活动,使双拥工作更好地融入共建和谐海淀、共创腾飞海淀、共铸辉煌海淀的生动实践之中。

“建立统筹区域发展的新机制!”

谭维克(中共海淀区委书记):海淀资源的活力还没有充分迸发出来,这迫切需要我们站在更高的起点上统筹区域发展,加强资源整合,发挥整体优势,促进联动互赢,实现资源功能最优化和效能最大化,提升海淀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为此,我们提出四点倡议:

第一,加强联系沟通。要以多种方式加强区域各种信息的沟通与交流,畅通各单位之间的联系渠道,共同开发建设信息资源共享平台。

第二,推进统筹协调。要在服务首都、服务全国的大框架下,统筹协调涉及全区性重要工作和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确保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在海淀得到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

第三,开拓合作领域。要以优势产业为核心发展集群经济,推进区域产业协作和战略合作联盟;发挥科技资源优势,共同构建以“知识创造和流动”为特色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规模和覆盖面,建设全国教育现代化水平最高、学习氛围最浓的“学习型海淀”;拓展人才资源开发和利用的优势,打造海淀人才高地等等。

第四,完善保障机制。要在启动统筹区域发展高层联席会议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多层次、多领域的交流合作机制,共同商讨统筹区域发展规划,共同推进互利合作的重大事宜,构筑互补互动的发展新格局,为促进区域和谐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图为海淀上地信息产业基地。王建摄整理:本报记者胡其峰

背景资料目前海淀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才近40万人,全区40%以上的常驻人口接受过高等教育;在海淀工作和生活的两院院士达418人,占北京地区的60%,占全国的1/3。区域内有213家科研院所,其中中科院的研究所27个,约占全国的27.8%;跨国公司研发机构有40家,占全市的80%;外埠大企业研发机构有69家,占北京地区的61%。辖区内有国家重点实验室39所,占北京市总量的80%,占全国的1/4。海淀还拥有北大、清华等高等学府80所,是全国高校学科设置最齐全的地区,每年毕业的大学生近20万人。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