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种务实的行动表明,中国和东盟双边合作已步入黄金发展时期。
中
国―东盟博览会:搭建合作平台
2003年10月8日,第七次中国与东盟(10+1)领导人会议上,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提议,从2004年起每年在广西南宁举行中国―东盟博览会,得到各国领导人的积极响应。2004年11月,第一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南宁成功举办,同期举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
与首届相比,本届博览会规模更大,内容更专,配对更优,服务更好,活动更多,特色更鲜明,经贸成效有了进一步提高。累计交易总额已达11.5亿美元,同比增长6%。
第二届博览会还推出“中国―东盟魅力之城”特别推介,签署了《“魅力之城”南宁合作宣言》,此举将加强各国地方政府、企业之间的交流合作。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加快
举办中国―东盟博览会,是中国政府为促进中国与东盟合作,加快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而采取的一项具体步骤。建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中国融入全球经济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具有战略意义。
2002年12月,中国与东盟各国领导人签署了《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共同启动了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进程。2003年中国和东盟签署《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联合宣言》以来,双边关系进入了全面快速发展的新阶段,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加快推进。中国―东盟自贸区货物贸易的全面降税进程拉开帷幕,中国―东盟自贸区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商务部发言人崇泉说,在所有中国与其他国家、地区自贸区的谈判进程方面,中国―东盟自贸区的谈判、建设是走在最前面的,所取得的成果也是最实在、最有效、最显著的。商务部提供的数据也显示,中国与东盟之间经济合作持续升温。今年东盟跃升为中国第四大贸易伙伴,同时,东盟还是中国第五大出口市场和第四大进口来源地。
崇泉说,到2010年,建成后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将是一个拥有18亿消费者、2万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1.2万亿美元贸易总量的经济区,这将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自由贸易区,也是迄今为止发展中国家组成的最大的自由贸易区。专家测算,到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后,东盟对中国的出口将增长48%,中国对东盟的出口将增长55%。
从“10+1”迈向“10+N”
两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成功举办,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的加快,不但进一步深化了中国与东盟各国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加快了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密切了战略伙伴关系,也初显“10+1>11”效应,扩大了中国和东盟作为一个整体在世界的影响力。
“现在我们探讨的已不仅仅是东盟10+1的问题,而是包括日本、韩国、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在内的东盟10+6的问题。”在第二届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上,东盟工商会主席、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东盟方主席蓝宏赉如是说。他认为,在以“10+3”(东盟十国加上中、日、韩)为主体的“东亚社会”构想基础之上,印度等南亚国家以及澳、新等南太平洋国家,都有可能成为这个社会的成员,“这将是人类历史上涉及人口最多的一次区域社会建构”。(本报南宁10月23日电)